• yán
  • zh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ī lù yán zhū

成语解释:指滴水磨墨。

成语出处:唐·高骈《步虚词》;“洞门深锁碧窗寒,滴露研珠写《周易》。”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法与写字等

繁体字形:滴露研珠

英文翻译:Dilu Pearl

滴露研珠的意思

滴:1.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滴水穿石。汗往下直滴。2.使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滴眼药。滴上几滴油。3.一点一点地向下落的液体:汗滴。水滴。4.用于滴下的液体的数量:一滴汗。两滴墨水。

露:[lù]1.俗称露水。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2.没有遮蔽或在屋外:露天。露宿。3.用花叶或果子蒸馏成的饮料:荷叶露。果子露。4.中成药剂型之一。将药剂与水,用蒸馏法制得的澄明液体药品。一般供内服:金银花露。5.显现出来:揭露。脸上露出了笑容。[lòu]义同“露(lù)”。用于口语。

研:[yán]研究:钻研。研习。[yàn]同“”。

珠:1.珠子:珠宝。夜明珠。2.(珠儿)小的球形的东西:眼珠儿。泪珠儿。水珠儿。滚珠儿。3.姓。

成语评论

嘿,这“滴露研珠”的成语听着有点生僻对吧?说白了,它就像拿露水磨珍珠,形容做事得仔仔细细、一点一滴下功夫。比如老张写文章那叫一个较真,标点符号都要来回改三遍,朋友都笑他:“你这哪是写稿子,简直是滴露研珠啊!”

哎,有人可能要问:“现在都讲效率,这么折腾有必要吗?”您别说,还真得分情况。就拿做手工陶瓷来说吧,拉坯时稍微手抖一下,整个造型就垮了——这时候还真得拿出“滴露研珠”的劲儿,手指尖的力度控制得比绣花还精准。

不过依我看呐,这成语在现代社会有个新解读。前阵子看到程序员调试代码,对着屏幕能盯一整天,改个变量名都得查五个词典。要我说,这种追求完美的态度,不就是数字时代的“滴露研珠”吗?

您可能会好奇,普通人用得上这种精神吗?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家里装修时选瓷砖,花纹对齐的误差不能超过1毫米。这时候要是马虎了,住进去每天看着歪斜的接缝,心里得多别扭?所以说该讲究的时候啊,还真得拿出点“工匠范儿”。

不过话又说回来,咱也不能走极端。就像泡茶讲究个火候,该快冲的时候别磨蹭,该慢品的时候别着急。关键得看事情的分量——重要的事儿咱就滴露研珠,日常小事儿嘛,差不多得了!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唠句实在的,现在AI都能自动生成文章了,但为啥有些文字读着就是没那味儿?可能就是少了点“滴露研珠”的人味儿。就像机器炒菜永远比不上老灶头的锅气,有些精细活儿啊,还真得靠人慢慢磨出来。

"滴露研珠"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