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ò rán zhì zhī
成语解释:漠然:冷淡的样子;置:放;搁置。毫不关心地把事情搁到一边;形容对人或事态度冷淡;不关心;不理不睬。
成语出处:宋 高斯得《耻堂存稿 直前奏事》:“今被灾之地既广,旧由比固当悉援,然亦安可漠然视之,然徒责之诸司州郡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漠然置之
英文翻译:remain indifferent towards sth.
漠:1.沙漠:大漠。漠北。2.冷淡地;不经心地:漠视。漠不关心。
然:1.对;不错:不以为然。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然而:此事虽小,然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然。突然。显然。欣然。飘飘然。5.又同“燃”。
置:1.搁;放:安置。搁置。漠然置之。置之不理。置诸脑后。2.设立;布置:装置。设置。3.购置:添置。置一些用具。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当同事小王在会议上提出新方案时,其他人都低头玩手机。这种「漠然置之」的态度,就像春天的薄雾笼罩着会议室,明明能看见彼此的身影,却感受不到真实的温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或许是因为长期无效沟通让团队形成了「你说你的,我干我的」的惯性,这种无意识的疏离感正在蚕食协作效率。
小区物业张贴的垃圾分类通知在风中飘摇三个月,多数住户经过时连余光都不愿停留。这种「漠然置之」的日常画面,折射出公共事务参与中的奇特现象:我们既渴望整洁环境,又不愿承担举手之劳的责任。如何打破这种矛盾?或许需要建立更直观的反馈机制,让每个微小的行动都能被看见、被认可。
短视频里老人摔倒的模拟场景测试中,62%的路人选择绕行。这种「漠然置之」的本能反应,背后是复杂的社会心理机制在作用。当我们选择视而不见时,并非全然冷漠,更多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这种现象提醒我们:构建互助型社会不能仅靠道德说教,更需要制度层面的安全保障。
有个值得注意的观察:现代人似乎正在形成「选择性漠然」的生存智慧。就像面对手机里海量信息时,我们的大脑会自动过滤80%的内容。这种能力本身没有错,但若将其转化为待人接物的固定模式,就可能演变成情感荒漠化。个人认为,真正的处世智慧在于懂得何时该专注聆听,何时可以合理忽略——这比单纯的漠然置之更需要判断力。
咖啡厅里邻座的情侣全程各自刷手机,这种新型的「漠然置之」正在改写亲密关系的定义。当物理距离与心理关注形成诡异反差,或许我们该重新思考:科技究竟在连接什么,又在阻断什么?答案不在非黑即白的批判中,而存在于每个具体场景里眼神交流的珍贵瞬间。
面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漠然置之」时刻,或许可以尝试「温度校准」练习:每天选择三个场景主动投入注意力。这个简单的方法能让我们保持必要的人际敏感度,同时避免过度消耗情感能量。毕竟,完全的热情似火与彻骨的冷若冰霜,都不是应对复杂现实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