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ǒ shù yín huā
成语解释: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成语出处: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形容节日晚上的灯火
繁体字形:火樹銀蘤
英文翻译:display of fireworks and a sea of lanterns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树:1.木本植物的通称:柳树。一棵树。2.种植;栽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3.树立;建立:建树。独树一帜。树雄心,立壮志。4.姓。
银:1.金属元素,符号Ag(argentum)。白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强,导电、导热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用途很广。通称银子或白银。2.跟货币有关的:银行。银根。3.像银子的颜色:银灰。红地银字的匾。4.姓。
花: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花儿。2.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盆儿。花儿匠。种花儿。3.(花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儿。火花。雪花儿。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花炮。礼花。放花。5.花纹:白地蓝花儿。这被面花儿太密。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白。花猫。花花绿绿。7.(眼睛)模糊迷乱:眼花。昏花。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花招儿。花账。花言巧语。10.姓。11.用;耗费: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火树银花”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除夕夜的广场上挂满了彩灯,烟花在夜空中绽放,远远望去真像一片“火树银花”。这时候如果有人问:“为什么用这个词形容节日灯光?”其实答案就在成语本身的画面感里——树上仿佛燃着火,花影如银光闪烁,热闹又绚丽,用来描述灯火通明的场景再合适不过了。
除了节日,还能用在哪儿?比如描写城市夜景:“写字楼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夕阳余晖,到了夜晚,霓虹灯亮起,整条街道成了火树银花的世界。”这里把现代建筑的光影和传统意象结合,既保留成语的韵味,又多了新鲜感。有人可能会疑惑:“这种用法会不会太夸张?”其实只要抓住“明亮耀眼”的核心,就能灵活适配各种场景。
换个角度看,火树银花不只是视觉描写。比如描述某人的创意作品展:“展厅里错落的灯光打在她的雕塑上,金属表面流转着冷冽的光,竟有种火树银花般的矛盾美感。”这里将物理的光影转化为艺术表达,赋予成语更深的隐喻空间。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的包容性比想象中更强,不必局限在传统节日里。
有人问:“用这个词会不会显得老套?”关键看如何搭配。比如对比写法:“老巷子以前只有零星路灯,如今改造后,灯笼从街头挂到巷尾,火树银花的热闹下,依然能看见青砖上的爬山虎。”新旧元素的碰撞反而让画面更有层次。我认为,好的成语运用应当像调味料——适量加入能提鲜,过度堆砌反而失去重点。
最后分享一个冷门用法:形容自然景观。比如深秋枫林被晚霞染红的时刻:“夕阳坠入山脊的刹那,整片枫林从金红转为暗紫,像是大自然亲手点燃的火树银花。”谁说成语只能用于人造景观?打破常规的联想,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生动效果。下次见到让人眼前一亮的绚丽场景时,不妨试试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