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iè jǐng zhuī fēng
成语解释:看不见影子,追得上风。形容马跑得极快。景,同“影”。
成语出处:《说郛》卷六四引唐·无名氏《灌畦暇语》:“今马之能走者,忌必随其余步哉?顾所以灭景追风者有不在,是故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形容快
繁体字形:滅景追風
英文翻译:Exterminate the scenery and pursue the wind
灭:1.熄灭(跟“着(zháo)”相对):火灭了。灯灭了。2.使熄灭:灭灯。灭火。3.淹没:灭顶。4.消灭;灭亡:自生自灭。物质不灭。5.使不存在;使消灭:灭蝇。长自己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
景:[jǐng]1.环境的风光:景色。景致。景物。景观。景气(a.景色;b.指经济繁荣现象,统指兴旺)。景深。2.情况,状况:景象。景况。年景。3.佩服,敬慕:景仰。景慕。4.高,大:景行(xíng),也读作景行(háng)。5.姓。[yǐng]古同“影”,影子。
追:[zhuī]1.赶,紧跟着:追逐。追逼。追随。追光。追剿。追捕。追奔逐北。2.回溯过去,补做过去的事:追溯。追悼。追加。追认。3.竭力探求,寻求:追问。追寻。追究。追索。[duī]1.雕琢:追琢(雕刻)。2.古代乐器钟上用以悬挂的钮眼。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灭景追风”这个成语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它其实描述了一种极致的速度感——快到连影子都消失、连风都追不上。比如:“他骑着摩托车冲下山坡,灭景追风般的速度让路人目瞪口呆。”这样的画面感是不是瞬间拉满了?
自问:为什么要用“灭景追风”形容速度?这个成语的独特之处在于用“消灭影子”和“追赶风”两个动作叠加,既夸张又形象。比如描述科技发展时可以说:“人工智能的进步堪称灭景追风,昨天还是概念,今天已成现实。”这种表达比单纯说“快”更有冲击力。
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灭景追风”的场景。比如快递小哥在双十一期间的配送效率,或者短视频平台上爆红的内容传播速度。有次我亲眼见到外卖员为赶时间抄近路,自行车拐弯时几乎贴地滑行,当时脑海里直接蹦出这四个字。
自问:这个成语只能形容物理速度吗?不完全是的!比如形容思维敏捷:“辩论赛上她的反应灭景追风,对手刚说完就被驳倒。”这里速度变成了脑力活动的效率,说明成语的应用场景可以很灵活。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对“灭景追风”的追求既带来便利也暗藏焦虑。就像我们享受着即时通讯的快捷,却也被信息洪流推着不停奔跑。或许偶尔该学学古人,在“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快意中,也保留“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从容。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唐代文献,当时用来形容驿站快马的传送效率。想象一下,在没有内燃机的时代,古人用八百里加急实现“灭景追风”,是不是比现代人更懂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