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ī
  • shēn
  • miè
  • z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uī shēn miè zhì

成语解释:佛教语。谓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

成语出处:隋·智顗《四教仪》:“若灰身灭智,名无余涅槃。”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佛教等

繁体字形:灰身滅智

英文翻译:see through the vanity of life

灰身灭智的意思

灰:1.物体燃烧后的剩余物:炉灰。烟灰。2.尘土:灰尘。3.特指石灰:抹灰。4.像木柴灰那样的颜色。5.消沉失望:灰心。

身:1.身体:身上。转过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个身。2.指生命:奋不顾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身临其境。身为领导,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养:修身。立身处世。5.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身。河身。船身。机身。6.用于衣服:换了身衣裳。做两身儿制服。

灭:1.熄灭(跟“着(zháo)”相对):火灭了。灯灭了。2.使熄灭:灭灯。灭火。3.淹没:灭顶。4.消灭;灭亡:自生自灭。物质不灭。5.使不存在;使消灭:灭蝇。长自己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

智:1.有智慧;聪明:明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2.智慧;见识:足智多谋。智勇双全。吃一堑,长一智。3.姓。

成语评论

灰身灭智”这个词听着像武侠小说里的绝招?其实它源自佛教概念,讲的是彻底放下对肉体和思维的执着。比如有人问:“这和现代人有关系吗?”咱们来看个场景:小李连续三个月熬夜赶项目,结果体检报告亮红灯,这时候他突然意识到——拼命燃烧身体和脑力,不正是成语说的“灰身灭智”吗?

有朋友可能会困惑:“放下执着就是躺平摆烂?”这里有个误区。隔壁王叔退休后不再纠结职场头衔,反而在社区书法班找到新乐趣,这其实是健康的“灭智”——不是放弃思考,而是不被固有认知框住。就像手机系统需要定期清理缓存,我们的大脑也需要卸载过时的思维定式。

历史上有个有趣案例:明代画家董其昌早年执着模仿名家,直到某天烧掉所有临摹稿,才开创出独树一帜的“南北宗论”。这种破而后立的智慧,不正是成语的现代诠释?当代年轻人常说的“断舍离”,本质上也是种生活化的“灰身灭智”。

我个人观察发现,那些活得通透的人往往自带“弹性模式”:工作时全情投入,休息时能彻底放松。他们像性能优越的智能手机——该运行程序时不卡顿,该待机时不过度耗电。这种张弛有度的状态,或许比绝对化的“灰身灭智”更适合现代节奏。

下次遇到瓶颈时,不妨试试“五分钟放空术”:暂时离开工位,单纯观察一朵云的形状,或者感受茶水流过喉咙的温度。这种微小的抽离时刻,就像给大脑做局部“灭智”,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新思路。毕竟真正的智慧,有时候藏在“不那么聪明”的选择里。

"灰身灭智"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