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áo
  • fèng
  • pēng
  • ló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áo fèng pēng lóng

成语解释:烹:煮;炮:烧。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

成语出处:唐 李贺《将进酒》诗:“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帷绣幕围香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形容豪奢珍奇的菜肴

繁体字形:炮鳳烹龍

英文翻译:rich and rare dishes

炮凤烹龙的意思

炮:[pào]1.口径在2厘米以上,能发射炮弹的重型射击武器,火力强,射程远。种类很多,有迫击炮、榴弹炮、加农炮、高射炮等。也叫火炮。我国古代的炮最早是用机械发射石头的。火药发明后,改为用火药发射铁弹丸。2.爆竹:鞭炮。花炮。3.爆破土石等在凿眼里装上炸药后叫做炮。[páo]1.炮制中药的一种方法,把生药放在热铁锅里炒,使它焦黄爆裂,如用这种方法炮制的姜叫炮姜。2.烧;烤(食物)。[bāo]1.烹调方法,用锅或铛在旺火上炒(牛羊肉片等),迅速搅拌:炮羊肉。2.烘焙:湿衣服搁在热炕上,一会儿就炮干了。

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烹:1.煮(菜、茶):烹饪。烹调。2.烹调方法,先用热油略炒,然后加酱油等作料搅拌,随即盛出:烹对虾。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成语评论

炮凤烹龙”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特别有画面感?先别急着想象古代御膳房的场景,咱们先拆开看看字面意思:古人用“炮”和“烹”两种烹饪手法,把凤凰和龙这种神话生物都端上餐桌,这摆明了是在形容宴席的奢华程度啊!比如有人参加完朋友公司的年会,回来跟家人感叹:“今天那场面真是炮凤烹龙,帝王蟹和松露就跟不要钱似的!”这时候你就能明白,这成语早就从字面意思延伸成了“极尽铺张”的代名词。

不过问题来了:现代人谁会用凤凰和龙做菜?这个成语会不会过时了?其实换个角度想,这个成语真正传递的是价值观的碰撞。就像去年社区举办的“光盘行动”宣传会上,张大爷拿着话筒说:“咱们反对的就是炮凤烹龙那套,请客吃饭搞二十道菜,最后倒掉一半,这不是造孽吗?”你看,成语在现代社会反而成了反对铺张浪费的利器。

我最近在博物馆看到件有意思的展品——明代青花瓷盘上画着炮凤烹龙的宴会图。讲解员说,这其实是当时文人对权贵的暗讽。就像现在朋友圈里,有人晒五星级酒店九宫格美食照,底下可能就有朋友调侃:“您这是要炮凤烹龙啊?分我们点打包呗!”这种古今用法的呼应特别有意思,说明人们对过度消费的警惕心理始终存在。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的“温度调节”功能。当用来形容值得纪念的场合时,比如“老战友重逢当然要炮凤烹龙庆祝”,它带着人情味的热烈;但当用在环保宣传里,说“地球资源经不起炮凤烹龙的消耗”,又瞬间变成冷静的警示钟。这种语言张力,让成语在新时代焕发出独特的生命力。

下次看到商家打出“炮凤烹龙年夜饭套餐”的广告,不妨多问一句: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夸张的排场吗?就像邻居李婶说的:“过日子讲究的是滋味,不是架势。整那些花里胡哨的,不如踏踏实实炒个拿手菜。”这话糙理不糙,或许正是这个古老成语想传递给现代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