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āo
  • qín
  • zhǔ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āo qín zhǔ hè

成语解释:拿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西昆体》:“《西清诗话》云:‘《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上晒裈,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糟蹋好东西

繁体字形:燒琹煑鶴

英文翻译:burn famous string instrument for fuel and cook crane for meat -- offense against culture

烧琴煮鹤的意思

烧:1.使东西着火:燃烧。烧毁。烧煤取暖。2.加热或接触某些化学药品、放射性物质等使物体起变化:烧水。烧饭。烧砖。烧炭。盐酸把衣服烧坏了。3.烹调方法,先用油炸,再加汤汁来炒或炖,或先煮熟再用油炸:烧茄子。红烧鲤鱼。烧羊肉。4.烹调方法,就是烤:叉烧。烧鸡。5.发烧:他现在烧得厉害。6.比正常体温高的体温:烧退了。退烧了。7.过多的肥料使植物体枯萎或死亡。8.因财富多而忘乎所以:有两个钱就烧得不知怎么好了!

琴:1.某些乐器的统称。如胡琴、提琴、钢琴等。2.古琴。拨弦乐器。周朝已有。琴身木制。琴面张弦七根,一边有十三徽。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拨弹。发音清幽。多用于独奏或琴箫合奏。

煮:一种烹饪方法。把食物放在有水的锅里烧熟或把其他东西放在开水锅里烧一段时间:煮饺子。把病人的碗筷煮一下。

鹤:鸟,头小颈长,嘴长而直,脚细长,后趾小,高于前三趾,羽毛白色或灰色,群居或双栖,常在河边或沼泽地带捕食鱼和昆虫。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丹顶鹤、白鹤、灰鹤等。

成语评论

你有没有见过有人为了煮一锅汤,把家里的古董琴拆了当柴烧?这就是“烧琴煮鹤”字面传递的画面。比如某地政府为了建工业园,砍掉一片百年古树林,结果生态系统崩溃、游客流失。有人问:“用自然遗产换短期经济利益值得吗?”这种行为就像用珍贵的琴煮鹤,看似解决问题,实则得不偿失。

再举个身边的例子:小王从小爱画画,家长却逼他放弃兴趣班,天天刷题考名校。十年后他虽然进了大公司,却对生活毫无热情。这算不算“烧琴煮鹤”?强行用单一标准衡量人生价值,就像把灵动的水墨画撕碎当草稿纸,忽略了艺术本身能带来的精神滋养。

有人可能会疑惑:现实中有没有不得不“烧琴煮鹤”的情况?比如贫困山区孩子卖传家宝凑学费。这里存在一个关键区别——主动挥霍和被动取舍。真正的糟蹋是明明有更好选择,却为图省事破坏美好事物。就像某景区为建网红酒店推倒明代石碑,其实完全能通过设计绕开古迹。

我个人在装修老房子时就遇到过类似选择。工人建议敲掉雕花木窗换落地窗,说“采光更好”。但我坚持多花三倍工钱修复原有结构,现在每天阳光穿过百年木纹照进屋里,那种历史温度是新材料无法替代的。有些美好需要慢下来才能看见它的价值。

最近看到个有意思的现象:越来越多城市开始用“微改造”代替大拆大建。就像修补古琴的匠人,他们给老社区加装电梯、在旧厂房里开美术馆。这种既保留文化底蕴又注入新功能的做法,或许正是破解“烧琴煮鹤”困局的智慧答案——谁说琴不能修好再弹,鹤不能喂饱再飞呢?

"烧琴煮鹤"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