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āo
  • jīn
  • shuò
  • s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āo jīn shuò shí

成语解释:使金石销熔,形容天很酷热

成语出处:北齐 刘昼《新论 大质》:“大热煊赫,燋金烁石。”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定语;形容天气格外炎热

繁体字形:黄金爍石

英文翻译:Gold and stone

燋金烁石的意思

燋:[jiāo]1.引火用的柴。2.古同“”(a.物体经火烧或高热烘烤后变得枯黄或成炭样;b.焦东西的气味;c.黄黑色)。3.着急:“上下燋心。”[zhuó]古同“”,火烧。[qiáo]古同“”,憔悴:“其色燋然。”[jué]古同“”,火炬。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烁:光亮的样子:闪烁。

石:[shí]1.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花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见〖岩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药石。4.姓。[dàn]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

成语评论

说到“燋金烁石”,大家可能觉得这个词有点生僻,但它的意思其实很直观——连金属和石头都能被烤焦熔化,形容天气极端炎热。比如:“沙漠正午的阳光仿佛能燋金烁石,骆驼的蹄印在沙地上刚踩出就被晒得发白。”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瞬间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热浪?

问题来了:这种成语只能描述自然气候吗?其实不然。比如有人会用“燋金烁石”比喻激烈的竞争环境:“互联网行业的‘内卷’堪比燋金烁石,许多初创公司还没站稳脚跟就被市场的高温吞噬了。”这种用法把抽象的压力具象化,反而更容易引发共鸣。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的妙处在于它的“破坏力”。它不仅描述高温,更暗示了一种不可逆转的变化——金属和石头原本是坚固的象征,但在极端条件下也会变形甚至消失。就像现代人常说的“走出舒适圈”,看似温和的表述背后,何尝不是一种“燋金烁石”般的自我突破?

有人可能会问:用这个词会不会太夸张?举个例子,某位作家曾写道:“他的热情像燋金烁石的熔岩,既点燃了团队的斗志,也灼伤了一些人的耐心。”这里的“热情”被赋予了双重属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潜在的风险,反而让表达更有层次感。

有趣的是,科技发展给这个古老成语注入了新意。比如描述数据中心的热量管理:“服务器的轰鸣声中,机房温度直逼燋金烁石的临界点,工程师们正在与热力学定律赛跑。”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结合的用法,反而让文字更鲜活。

最后想说,语言就像流动的金属,成语的使用不必拘泥于字面意义。当我们用“燋金烁石”去形容那些看似无形却充满力量的事物时,文字本身也获得了熔铸重塑的生命力。下次遇到让人“热到窒息”的场景,不妨试试这个自带画面感的成语。

"燋金烁石"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