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uò shí liú jīn
成语解释:谓温度极高,能将金石熔化。形容酷热。烁,通“铄”。
成语出处:唐·康骈《剧谈录·狄惟谦请雨》:“是时炎旱累月,烁石流金,晴空万里。”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天气酷热
繁体字形:爍石流金
英文翻译:so hot on stones that gold might have melted there
烁:光亮的样子:闪烁。
石:[shí]1.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花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见〖岩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药石。4.姓。[dàn]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
流: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盛夏时节,烈日当空,柏油马路被晒得泛起油光,行道树的影子缩成小小一团。这场景让人不禁想问:"烁石流金到底形容怎样的高温?"其实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阳光炙烤石头,热浪熔解金属",用来描述极端炎热的环境。比如在沙漠无人区,地表温度超过70摄氏度时,肉眼可见的热浪扭曲着地平线,沙粒滚烫得能灼伤皮肤,这种环境下说"烁石流金的酷暑吞噬着探险队的意志"就特别贴切。
现代城市里,烁石流金的景象有了新注解。空调外机喷吐着热风,玻璃幕墙把阳光折射成光箭,外卖小哥的电动车座垫被晒得能煎鸡蛋。这时候或许会疑惑:"这样的高温天为什么要用古代成语?"因为成语能形象传达出热量累积的压迫感——就像炼钢炉旁堆积的金属锭,在持续高温下逐渐软化变形,现代都市的钢筋混凝土丛林同样会在热浪中"熔化"其正常秩序。
笔者曾在吐鲁番经历过真正的烁石流金。正午时分,放在室外的矿泉水瓶会像被无形的手挤压般扭曲变形,相机电池因高温报警失灵。当地导游笑说:"我们这儿晒被子要定闹钟,超过两小时布料就会脆化。"这种切身体验让人理解到,成语不仅是文字修饰,更是对自然威力的敬畏表达。
值得思考的是,烁石流金是否只能形容物理高温?某次观看创业者路演,有位演讲者满头大汗却目光灼灼地说:"这个赛道的竞争热度堪称烁石流金。"这种创造性用法拓展了成语的边界,说明语言始终在与时俱进。当科技让实体高温变得可控,那些精神层面的"高热状态"反而更需要生动的表达。
面对愈发频繁的极端天气,"烁石流金"不再只是文学修辞。它像面镜子,映照出人类既要适应自然节律,又需警惕过度改造环境的辩证关系。当天气预报中的红色高温预警与古籍里的成语遥相呼应,或许这正是文明传承的独特魅力——用四个字道破千年未变的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