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ān
  • sān
  • chě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ān sān chě sì

成语解释:牵:牵连;扯:拉。牵扯其他的事情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罢,罢,罢。你不能拿了金凤来,不必牵三扯四乱嚷。我也不要那凤了。”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状语;指牵扯

繁体字形:牽三撦四

英文翻译:Three to four

牵三扯四的意思

牵:1.拉着使行走或移动:牵引。牵着一头牛往地里走。2.牵涉:牵连。牵制。3.姓。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扯:1.拉:拉扯。没等他说完扯着他就走。扯开嗓子喊。2.撕;撕下:扯五尺布。把墙上的旧广告扯下来。3.漫无边际地闲谈:闲扯。东拉西扯。

四:1.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成语评论

有人问:“牵三扯四这成语到底啥意思?”举个例子,小明和朋友讨论周末去哪儿玩,本来商量爬山,结果他忽然说起上周的火锅多好吃,接着又吐槽天气太热,最后连隔壁老王的猫都扯进来——这就是典型的“牵三扯四”。

为什么大家容易跑题呢?看看公司开会就知道了。原本在讨论产品优化方案,张经理突然提起食堂饭菜太咸,李组长接茬说孩子教育问题,半小时后会议记录本上只剩“食堂盐罐子要换小号”这条有效结论。这种场景里,关键是要有个主持人随时把话题拽回来。

那怎么避免说话跑火车呢?试试“三秒法则”。当你想说无关话题时,先默数三秒。比如写作业时手机弹出明星八卦,数完三秒你可能就意识到:“这和我的论文查资料有关系吗?”这个方法能有效减少思维脱轨的次数。

有读者问:“这成语和注意力分散有啥区别?”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注意力分散像刷短视频时不停划屏,而牵三扯四更像你跟老妈视频,从催婚突然聊到菜市场猪肉涨价,最后竟约定下个月一起腌酸菜——明明开头不是这个主题。

我发现在网络时代,这种思维跳跃反而成了某种社交技能。就像短视频博主故意制造意外转折吸引观众,但日常交流还是建议保持主线清晰。毕竟谁也不想听二十分钟闲聊后,才发现对方真正想说的是“能借我五百块钱吗?”

有个有趣现象:越是熟悉的人聊天越容易牵三扯四。老同学聚会时,从工作压力聊到童年趣事,再拐到养生秘诀,最后以互相推荐降压药收场。这种自由发散其实藏着亲密关系的密码——话题跳跃本身就是信任的体现。

下次遇到别人说话绕远时,别急着打断。就像看枝桠横生的老树,虽然主干不明显,但那些旁逸斜出的枝节里,说不定藏着意想不到的精彩故事。只要不影响正事,偶尔的思维漫游也是生活的调味剂。

"牵三扯四"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