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í tíng sǎo xué
成语解释:犁平敌人的大本营,扫荡他的巢穴。比喻彻底摧毁敌方。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下》:“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比喻彻底摧毁敌方
繁体字形:犂庭掃穴
英文翻译:annihilate the enemy
犁:1.翻土用的农具,有许多种,用畜力或机器(如拖拉机)牵引:扶犁。一张犁。2.用犁耕地:犁田。3.姓。
庭:1.院子;院落:前庭。2.厅堂:大庭广众。3.司法机关审判案件的地方:法庭。开庭。
扫:[sǎo]1.用笤帚或扫帚除去尘土、垃圾等:扫地。扫房。2.除去;消灭:扫雷。扫盲。3.很快地横掠过去:扫射。扫视。4.全部;所有的:扫数归还。[sào]义同“扫(sǎo)”。用于“扫帚”等。
穴:1.岩洞。泛指地上或某些建筑物上的坑或孔:洞穴。孔穴。穴居。空穴来风。2.动物的窝:巢穴。虎穴。蚁穴。3.墓穴:土穴。砖穴。4.医学上指人体上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也叫穴位、穴道。5.(Xué)姓。
提到“犁庭扫穴”,你可能会想: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一家公司发现内部流程复杂导致效率低下,管理层直接重组部门、简化审批,最终效率翻倍。这就是典型的“犁庭扫穴”——不搞表面功夫,而是从根源解决问题。
有人问:为什么非要“犁庭”又“扫穴”?比如家里闹蟑螂,喷杀虫剂只能暂时驱赶(扫穴),但找到墙缝里的蟑螂窝并堵死(犁庭),才能真正根治。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双管齐下”,既要处理现象,更要消灭源头。
再来看个生活场景:小王减肥总反弹,后来他不再依赖节食,而是彻底调整作息、培养运动习惯,三个月瘦了20斤。这种改变就像给生活“犁庭扫穴”——把旧习惯连根拔起,才能让新状态真正扎根。
有趣的是,我认为现代社会特别需要这种思维方式。比如处理邻里矛盾,调解吵架只是“扫穴”,找到社区规划不合理导致停车位紧张的根源并重新规划,才是真正的“犁庭”。这种从系统入手的解决方式,往往能带来更长久的和谐。
最后留个思考题:当你遇到反复出现的问题时,是习惯性“救火”,还是愿意花时间“挖井”?下次电脑频繁死机,不妨试试“犁庭扫穴”——重装系统或许比反复重启更有效。毕竟,治标更要治本,才是这个古老成语带给现代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