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íng
  • xiāo
  • z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ú míng xiāo zào

成语解释:喻小人嚣张。

成语出处:唐·韩愈《永贞行》:“狐鸣枭噪争署置,睗跳踉相妩媚。”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狐鳴梟喿

英文翻译:To make a noise

狐鸣枭噪的意思

狐:1.哺乳动物,外形略像狼,面部较长,耳朵三角形,尾巴长,毛通常赤黄色。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吃野鼠、鸟类、家禽等。常见的有赤狐和沙狐。通称狐狸。2.(Hú)姓。

鸣:1.(鸟兽或昆虫)叫:鸟鸣。蝉鸣。虫鸣。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耳鸣。雷鸣。自鸣钟。孤掌难鸣。礼炮齐鸣。鸣鼓。鸣锣开道。3.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鸣谢。鸣冤。鸣不平。百家争鸣。4.姓。

枭:1.同“”。2.勇猛;强悍:枭将。枭骑。3.魁首;首领:毒枭。4.旧时指私贩食盐的人:盐枭。私枭。5.悬挂(砍下的人头):枭首。枭示。

噪:1.虫或鸟叫:蝉噪。鹊噪。群鸦乱噪。2.大声叫嚷:聒噪。3.(名声)广为传扬:名噪一时。声名大噪。

成语评论

今天在茶水间听到同事吐槽:“每次开会总有人狐鸣枭噪,正经建议没几个,光会挑刺。”这句话让我突然意识到,“狐鸣枭噪”这个看似生僻的成语,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狐鸣枭噪”到底在说什么?字面看是狐狸叫、猫头鹰吵,实际指那些毫无价值的喧闹声。比如邻居装修电钻响了一整天,你无奈摇头:“这简直是狐鸣枭噪,根本没法工作。”但要注意,这个成语更多用来比喻人为制造的无效干扰,而不仅是物理噪音。

上周朋友公司发生件趣事:新来的实习生把同事闲聊的八卦写进会议纪要,老板看到后气得拍桌子:“这些狐鸣枭噪的内容也敢往上写?”这个例子特别典型——无关信息混入正式场合,就像狐狸突然闯进会议室,能不让人头疼吗?

有个读者问:“现在网络谣言算不算狐鸣枭噪?”当然算!特别是某些营销号为博眼球,把捕风捉影的消息加工成“惊天秘闻”。这让我想起老家菜市场的大妈们,总爱把“张家丢只鸡”传成“村里闹瘟疫”,本质都是用夸张的噪声掩盖事实。

我发现现代人越来越擅长制造“狐鸣枭噪”。地铁里外放短视频的刺耳笑声,家族群里刷屏的养生伪科学,甚至某些会议上车轱辘话来回说的汇报——这些都在消耗我们的注意力带宽。但换个角度看,能识别狐鸣枭噪本身就是种能力。就像品酒师能在混杂气味中捕捉酒香,我们也需要练就屏蔽干扰的本事。

最近带孩子看动画片,发现狐狸角色往往聪明伶俐,枭类常被塑造成智慧象征。这倒给了我新启发:或许“狐鸣枭噪”本无错,错在出现的时间地点。就像深夜的广场舞音乐再好听也扰民,关键要学会“在合适的场合做合适的事”。下次再遇到无意义的喧闹,不妨笑着摇摇头,戴上降噪耳机继续专注自己的事——毕竟,人生这场大戏里,我们才是自己故事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