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ǎo yān sī sì
成语解释:见“狡焉思启”。
成语出处:晋·潘岳《关中诗》:“蠢尔戎狄,狡焉思肆。”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狡焉思肆
英文翻译:Cunning and thoughtless
狡:奸猾;诡诈:狡诈。
焉:1.跟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心不在焉。善莫大焉。2.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多用于反问):焉有今日?。焉能不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3.乃;于是: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4.表示肯定的语气:有厚望焉。因以为号焉。5.姓。
思:[sī]1.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2.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3.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4.姓。[sāi]〔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于思者如故矣”。
肆:1.任意而行,不顾一切:肆无忌惮。肆行无忌。2.铺子;商店:市肆。酒肆。3.数目“四”的大写。多用于票证、账目等。
“狡焉思肆”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到底怎么用呢?先来看个例子:小张发现同事总在会议上刻意打压他人方案,私下却偷偷搜集别人的创意,这不就是狡焉思肆吗?表面装作配合团队,暗地里谋划着独占功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人性中的竞争意识遇到制度漏洞时,就容易催生这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操作。比如某电商平台曾曝光过商家伪装成消费者抹黑竞品,正是狡焉思肆的典型写照。
在亲子关系中也能看到类似影子。小明妈妈发现孩子每次写作业都主动关房门,直到突击检查才发现他在用手机玩游戏。这种“假装努力”的策略,本质上也是种稚嫩的狡焉思肆,不过更需要家长用引导代替指责。
我个人在职场见过最戏剧化的案例,是某项目经理提前三个月就开始布局抢功方案。当部门面临重大危机时,他突然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应急预案,这看似力挽狂澜的举动,实则是长期观察漏洞后的精准出手。
面对狡焉思肆的现象,关键在于建立透明机制。就像直播带货行业要求必须标明“广告”字样,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当我们发现某个环境频繁出现这类行为,或许该反思:是不是评价体系出现了偏差?
最后留个思考题:你见过哪些看似聪明实则短视的“策略布局”?欢迎在生活细节中观察这些行为模式,培养透过表象看本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