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í huā yù shù
成语解释:古人谓仙景中的花木,亦以形容霜雪中的景色。
成语出处:元·杨维桢《梦游沧海歌》:“风光长如二三月,琪花玉树不识人间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仙境或雪景
繁体字形:璂蘤玉樹
英文翻译:Qihua Yushu
琪:1.美玉。2.姓。
花: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花儿。2.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盆儿。花儿匠。种花儿。3.(花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儿。火花。雪花儿。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花炮。礼花。放花。5.花纹:白地蓝花儿。这被面花儿太密。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白。花猫。花花绿绿。7.(眼睛)模糊迷乱:眼花。昏花。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花招儿。花账。花言巧语。10.姓。11.用;耗费: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玉:1.矿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岩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2.比喻洁白美丽:亭亭玉立。3.敬辞。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玉体。玉成。
树:1.木本植物的通称:柳树。一棵树。2.种植;栽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3.树立;建立:建树。独树一帜。树雄心,立壮志。4.姓。
你听说过“琪花玉树”这个成语吗?它常被用来形容美好的景色或人物,比如“春天漫步西湖,岸边的桃花与垂柳宛如琪花玉树,令人心旷神怡”。这里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暗含对自然造化的赞叹。不过,这个成语到底该用在哪些场合?它和普通赞美词有什么区别?
举个例子,当朋友向你展示她的新中式庭院设计时,你可以说:“假山旁的罗汉松配上青瓷花盆,倒真有几分琪花玉树的味道。”这种表达既点出了景物的精致,又比直白的“好看”多了文化韵味。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成语更适合描述整体意境,而非具体事物——比如单独夸一朵花“像琪花”反而显得用力过猛。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年轻人还爱用这种文绉绉的成语吗?”其实传统词汇的生命力比想象中顽强。在国风摄影圈里,摄影师指导模特摆造型时会说:“想象自己站在琪花玉树之间,眼神要带点超脱尘世的感觉。”这种用法既贴合场景,又让画面感跃然眼前。关键是要找到现代语境与传统词汇的契合点。
个人认为,“琪花玉树”最妙的是它营造的朦胧美。就像水墨画里的留白,这个成语不具体描摹花的品种或树的形态,却能在人脑海里勾勒出仙境般的画面。不过使用时要注意场合,在科技论坛讨论绿化工程时,用“绿植覆盖率”显然比“琪花玉树”更合适。
试着把这个成语放进日常对话:同事抱怨通勤路上的枯燥,你可以打趣道:“要是把地铁口的共享单车换成琪花玉树,你怕是每天要多绕三圈才舍得进站。”这种幽默的转化既能活跃气氛,又能让人自然记住成语的用法。语言就像调色板,关键在于如何调配出最合时宜的色彩。
当我们在短视频里看到敦煌飞天壁画时,评论区常出现“这才是真正的琪花玉树”。这种用法突破了成语原本的意境,赋予它文化传承的新含义。语言始终在流动演变,或许再过十年,“琪花玉树”会衍生出更多我们意想不到的用法,这正是汉字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