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á
  • y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xiá bù yǎn yú

成语解释:瑕:玉上的斑点;瑜:玉的光彩。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聘义》:“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瑕不掩瑜

英文翻译:one flaw cannot obscure the splendor of the jade

瑕不掩瑜的意思

瑕:玉上面的斑点,比喻缺点:瑕疵。白璧微瑕。纯洁无瑕。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掩:1.遮盖;掩蔽:掩口而笑。掩人耳目。掩着怀(上衣遮盖住胸膛而不扣纽扣)。2.关;合:掩卷。虚掩着房门。3.关门或合上箱盖等物时被夹住:手被门掩了一下。4.乘人不备(袭击、捕捉):掩杀。掩捕。

瑜:1.美玉。2.玉的光彩,比喻优点:瑕不掩瑜。瑕瑜互见。3.姓。

成语评论

柳之文长于记,特惜瑕不掩瑜,恶敢与泰山北斗并驾齐驱。(清 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观》)

瑕不掩瑜的造句

  1. 造句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黄金无足赤,白璧有微瑕。
  2. 造句 小明虽然很淘气,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总算瑕不掩瑜。
  3. 造句 你总是在爱做一些瑕不掩瑜的事情。
  4. 造句 他有缺点,但瑕不掩瑜,总体来看,仍不失为一名好干部。
  5. 造句 只要人的本质是好的,即使有点小毛病也瑕不掩瑜,无可厚非。
  6. 造句 瑕不掩瑜,这画面结构虽然有些拘束,仍然不失为一幅名作。
  7. 造句 我们要做一个好孩子,就算是瑕不掩瑜的事情我们也不要做。
  8. 造句 尽管我们的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但瑕不掩瑜,我们还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9. 造句 他虽然有一些缺点,但瑕不掩瑜,总的来说他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
  10. 造句 柳之文长于记,特惜瑕不掩瑜,恶敢与泰山北斗并驾齐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