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ēng nán yù nǚ
成语解释:指生育子女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百丈惟政禅师》:“而且不解生男育女,直至如今门风断绝。”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繁育后代
繁体字形:生男育女
英文翻译:bear sons and daughters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男:1.男性。与“女”相对:男女平等。男演员。2.儿子:长(zhǎng)男。3.男爵,古代贵族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中的最末一等。
育:[yù]1.生育:节育。2.养活:育婴。育苗。封山育林。3.教育:德育。智育。体育。4.姓。[yō]见〖杭育〗。
女:[nǚ]1.女性,女子,女人,妇女:女士。女工。男女平等。2.女儿:一儿一女。3.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rǔ]文言代词,你:女等。女将何往?
说到“生男育女”,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传统家庭中的子女养育问题。比如有人调侃:“老一辈常说‘生男传香火,生女贴心肝’,如今这观念还适用吗?”其实,成语本身是中性的,但使用场景却随着时代悄然变化。
举个例子:社区张阿姨总念叨“生男育女都是福”,劝年轻人别纠结性别。这句话里的“生男育女”不再是强调生育选择,反而传递出“子女都是宝贝”的豁达。这时候成语就成了化解焦虑的良药,您发现了吗?语言的力量往往藏在语境里。
有人问:“职场妈妈既要工作又要顾家,怎么看待‘生男育女’的责任?”这让我想起同事李姐的故事。她常笑着说:“生男育女像种树,阳光雨露都要给,但每棵树都有自己的生长节奏。”这种比喻既跳出了性别框架,又点出了养育的本质——尊重个体差异,比单纯讨论男女更重要。
有趣的是,现在年轻人用这个成语时常常带着新解。比如自媒体文章里写道:“新时代的‘生男育女’,早已突破生理范畴,更像是对生命价值的平等珍视。”私以为,这种演变恰恰反映了社会进步——当我们不再用性别框定期待,养育才能真正回归爱的本质。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古诗词中的“弄璋弄瓦”其实暗含生男育女的传统符号,璋是玉器代表男孩,瓦片象征女孩。但今天的父母更愿意把每个孩子都当成“美玉”来雕琢。你看,语言背后的观念变迁,不正是文明发展的生动注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