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án
  • jùn
  • l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ián jùn yě lǎo

成语解释:乡间农夫,山野父老。泛指民间百姓

成语出处:南朝·梁·王僧孺《答江琰书》:“其或蹲林卧石,籍卉班荆,不过田畯野老,渔父樵客。”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指农民

繁体字形:田畯野老

英文翻译:Tian Wanye

田畯野老的意思

田:1.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麦田。棉田。2.蕴藏矿物可供开采的地带。专用于某些生产的土地:油田。盐田。3.同“佃(tián)”。4.同“”。

畯:古代管农事的官。

野:1.野外:旷野。野地。野火。野战。2.界限:视野。分野。3.指不当政的地位(跟“朝”相对):下野。在野。4.属性词。不是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家”相对):野兽。野兔。野菜。野花。野草。5.蛮横不讲理;粗鲁没礼貌:野蛮。粗野。撒野。这人说话太野。6.不受约束:野性。放了几天假,心都玩野了。7.姓。

老: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老人。老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老厂。老朋友。老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7.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所房子太老了。8.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成语评论

田畯野老”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原本指代古代在田间劳作的农民和乡野老人,后来逐渐引申为形容朴实、勤恳的普通人。比如我们可能会说:“乡村振兴的政策落地后,许多田畯野老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善。”这里的“田畯野老”既保留了原本的农人形象,又带上了对基层劳动者的尊重。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现在用得多吗?”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确实不常见,但这恰恰让它有了特殊的表达效果。比如描述一位坚持手工制陶的老匠人,可以说:“他就像现代的田畯野老,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守护着濒临失传的技艺。”这种用法既点出了人物的平凡身份,又暗含对其坚守精神的肯定。

换个场景看,成语还能用在职场中。比如公司表彰会上,领导说:“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各位‘田畯野老’的默默付出。”这里的比喻跳出了农田场景,把基层员工比作支撑企业运转的“土壤耕耘者”,既生动又避免了直接夸赞的尴尬,反而显得更有温度。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自带一种返璞归真的气质。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当我们看到有人坚持用传统方式做豆腐、有人数十年如一日维护社区花园,用“田畯野老”来形容他们,比单纯说“普通人”多了层文化厚度。它提醒我们:那些看似平凡的选择背后,可能藏着对生活最本真的理解。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的珍贵之处在于它打破了“高大上”与“接地气”的界限。就像我们既需要仰望星空的科学家,也需要脚踏实地的建设者。下次看到外卖小哥在雨中奔波、程序员深夜改代码,或许也能联想到“田畯野老”这个词——毕竟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沉默的耕耘者。

语言就像活水,老词新用反而能擦出火花。当我们用“田畯野老”描述现代社会的各种角色时,本质上是在寻找一种对劳动价值的共通敬意。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或许正是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彩蛋,等着有心人去发现和激活。

"田畯野老"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