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uǎn mǔ zhī zhōng
成语解释:畎亩:田间。泛指乡下民间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让壬》:“后之为人也,居于畎亩之中,而游尧之门。”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乡下
繁体字形:畎畝之中
英文翻译:Among the acres
畎:田间小沟。
亩:地积单位,10分等于1亩,100亩等于1顷。1市亩等于60平方丈,合666.7平方米。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中央。华中。居中。2.指中国: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队伍中。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中指。中锋。中年。中秋。中途。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农。中学。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适中。7.中人:作中。8.适于;合于:中用。中看。中听。9.成;行;好:中不中?。这办法中。饭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对上;恰好合上:中选。猜中了。三枪都打中了目标。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枪。
“畎亩之中”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出自《孟子》,原指人在田间辛苦劳作,后来比喻在基层或平凡环境中默默积累。比如《三国演义》中刘备早年卖草鞋的经历,正是“畎亩之中”的典型写照——谁能想到这个市井小贩后来成了蜀汉的开国君主?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都用“基层锻炼”这种大白话了,为什么还要学这种冷门成语?举个现代例子:一位互联网大厂的高管曾分享,他刚入职时每天处理用户投诉电话,正是这段“畎亩之中”的经历,让他真正理解了产品痛点。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企业会让管培生从仓库盘点做起——看似“大材小用”,实则是培养未来领导者的必经之路。
有个有趣的疑问:在自动化时代,田间劳作的经验还有价值吗?看看日本“煮饭仙人”村嶋孟的故事就知道了。他坚持用传统方法煮饭五十年,连淘米动作都精确到秒。这种“畎亩精神”在工业化生产盛行的今天,反而成了稀缺品质。就像米其林餐厅的主厨,往往都经历过数年切配菜的磨炼。
我个人在山区支教时深有体会:那些帮老乡收玉米的午后,比任何管理理论课都更让我懂得教育的真谛。这种体验印证了老子说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参天大树都是从细小萌芽长成的,人生的重要积淀往往始于最朴实的场景。
最近读到航天工程师的访谈很有启发:火箭发射团队里最受尊敬的,常是那些能亲手拧螺丝的老师傅。这让我想到《庄子》里的“道在瓦甓”——真正的学问,可能就藏在最普通的日常工作中。就像茶道大师千利休说的:“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或许这就是“畎亩之中”给现代人的启示:在追求星辰大海时,别忘了脚下的土地正是梦想的发射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