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ū shuǐ dān piáo
成语解释:疏水:粗糙的饮食;箪瓢:简陋的食具。指生活清贫。比喻安贫乐道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繁体字形:疎水簞瓢
英文翻译:Drain bucket
疏:1.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疏导。疏浚。2.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跟“密”相对):疏林。疏星。3.关系远;不亲近:疏远。亲疏。4.不熟悉;不熟练:生疏。荒疏。5.疏忽:疏于防范。6.空虚:志大才疏。7.分散;使从密变稀:疏散。仗义疏财。8.姓。9.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疏。奏疏。10.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疏》。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箪:古代用竹子等编成的盛饭用的器具。
瓢:用来舀(yǎo)水或撮取面粉等的器具,多用对半剖开的匏瓜做成,也有用木头挖成的。
提到"疏水箪瓢"这个成语,很多人会联想到古代隐士的清贫生活。但如果我们把镜头拉近到现代都市,或许能在咖啡厅里找到新解——那位总穿着旧毛衣的程序员小王,桌上永远放着保温杯和便利店饭团,却专注地敲着开源代码。这不正是当代版的"疏水箪瓢"吗?
有人可能要问: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为什么还要推崇这种清苦的生活方式?其实成语的本意并非赞美贫穷本身,而是强调精神世界的丰盈能超越物质匮乏。就像老张退休后每天在社区义务教书法,旧砚台配五块钱的毛笔,他总说:"笔墨间自有山水,要那些花架子做什么?"
不过,疏水箪瓢就是让人过苦行僧生活吗?恐怕是误解。我见过最生动的诠释来自幼儿园的刘老师,她月薪不高却坚持自费买绘本,午餐常是自带的粗粮便当。但每当孩子们围着她听故事时,那种由内而外的满足感,比任何奢侈品都耀眼。这或许说明:真正的精神富足,往往诞生于对物质欲望的适度节制。
在这个外卖可以30分钟送达的时代,刻意选择简单的生活方式反而需要勇气。我认识的设计师阿琳就坚持"少物主义",她的工位只有笔记本电脑和速写本。这种自我约束反而让她的设计作品充满灵气,她说:"空间清爽了,灵感才会来敲门。"这让我想到,疏水箪瓢的现代意义,或许就是主动为心灵腾出呼吸的空间。
当然,我们不必把日子过成黑白默片。有位茶艺师的话很有意思:"我用紫砂壶泡茶,但茶叶可以是超市买的平价货。"这种在实用与雅趣间找平衡的智慧,或许才是这个成语给当代人最好的启示——重要的不是外在形式,而是保有那份知足常乐的心境。
看着地铁里刷短视频的年轻人,忽然觉得疏水箪瓢就像手机里的飞行模式。适当切断物质焦虑的干扰信号,我们才能更清晰地听见内心的声音。毕竟,真正的丰盛人生,不在于拥有多少容器,而在于我们往里面装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