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ū cái shàng qì
成语解释:疏:分;气:义气。散财给人,崇尚义气。指为人慷慨重义
成语出处:宋·沈俶《谐史·戴献可仆》:“四明戴献可者,疏财尚气,喜从贤士大夫游处,而家世雄于财。”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繁体字形:疎財尚氣
英文翻译:To dredge wealth and promote qi
疏:1.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疏导。疏浚。2.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跟“密”相对):疏林。疏星。3.关系远;不亲近:疏远。亲疏。4.不熟悉;不熟练:生疏。荒疏。5.疏忽:疏于防范。6.空虚:志大才疏。7.分散;使从密变稀:疏散。仗义疏财。8.姓。9.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疏。奏疏。10.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疏》。
财:1.钱和物资的总称:财产。财物。理财。2.姓。
尚:1.副词。还:年纪尚幼。尚待进一步研究。2.尊崇;注重:崇尚。尚武。3.风尚:时尚。4.古又同“上”。5.古又同“掌(zhǎng)”。古代主管官叫尚,如尚书、尚衣等。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提到“疏财尚气”,你可能会联想到武侠小说里的大侠:有人被恶霸欺负,他二话不说冲上去解围;朋友家遭了灾,他立刻掏钱救济。这时候有人问:“这成语不就是‘花钱买名声’吗?”其实不然。疏财尚气的核心在于“主动选择”——不是因为面子被迫帮忙,而是发自内心地认为“道义比钱财更重要”。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张开了家包子铺,发现隔壁水果店老板老王被骗走进货钱。他明明自己刚交了房租手头紧,却偷偷在老王店门口放了五千块钱,纸条上写着“先拿去用,包子管够”。这种不张扬的举动,比当众撒钱更有“尚气”的味道。
有人可能会疑惑:“现在社会讲实际利益,这么做会不会吃亏?”我邻居家的姐姐就面临过这种选择。她公司要求销售团队虚报业绩,虽然完成指标能拿高额奖金,但她坚持实名举报。结果奖金飞了,职位也降了,但她说:“拿昧心钱买的车,开着都怕翻沟里。”这种现代版的疏财尚气,其实保护了更长远的职业生命。
最近看到个有意思的现象:直播平台上有些知识博主宁愿掉粉也要纠正错误科普,这和古代义士拒绝收买坚持说真话异曲同工。当“流量就是金钱”的时代,愿意为正确的事放弃短期利益,或许就是当代疏财尚气的新表达。
有个细节值得注意:疏财尚气不是无脑散财。就像《水浒传》里的宋江,他救济好汉时都会问清对方困境,既帮人又避免被利用。现代社会更需这种智慧——帮大学生垫付医药费前核实情况,资助创业项目时评估可行性,让义气发挥最大价值。
有年轻朋友问我:“月薪五千怎么实践这种精神?”其实小区里教老人用智能手机、帮邻居代收快递这些小事,都是在用时间这种“财富”传递善意。疏财尚气从不是富人的专利,而是每个人都能选择的生活方式。
最后想到个有趣的对比:同样是面对乞丐,随手扔硬币和蹲下来听他讲故事,后者或许更接近疏财尚气的本质——不仅是施舍钱财,更是给予尊重。当我们在生活中做出这种选择时,其实是在参与一场跨越千年的精神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