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ǒu
  • xi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í zǒu xiān dé

成语解释:比喻行动迅速的人首先达到目的。同“疾足先得”。

成语出处:汉 焦赣《易林 损之井》:“秦失其鹿,疾走先得。”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疾走先得

英文翻译:the swift-footed get the most

疾走先得的意思

疾:1.病:疾病。2.痛苦;疼痛:关心群众的疾苦。痛心疾首。3.痛恨:疾恶如仇。4.快;迅速;猛烈:疾走。疾风。

走:1.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行走。走路。孩子会走了。马不走了。2.跑:奔走。3.(车、船等)运行;移动;挪动:钟不走了。这条船一个钟头能走三十里。你这步棋走坏了。4.趋向;呈现某种趋势:走红。走热。5.离开;去:车刚走。我明天要走了。请你走一趟吧。把箱子抬走。6.指人死(婉辞):她还这么年轻就走了。7.(亲友之间)来往:走娘家。走亲戚。他们两家走得很近。8.通过:咱们走这个门出去吧。9.漏出;泄漏:走气。走风。说走了嘴。10.姓。

先:1.时间或次序在前的(跟“后”相对):先进。先例。事先。领先。争先恐后。有言在先。2.表示某一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前:他比我先到。我先说几句。3.暂时:这件事情先放一放,以后再考虑。4.祖先;上代:先人。5.尊称死去的人:先父。先烈。先哲。6.先前:小王的技术比先强多了。你先怎么不告诉我?7.姓。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成语评论

疾走先得”这个词,字面意思是“跑得快的人先得到机会”,听起来像体育比赛的规则,但它的应用远不止于此。比如职场中,同事小王发现公司要开拓新市场,立刻主动申请调研,最终拿下项目负责人的位置;而犹豫不决的老张晚了一步,只能看着机会溜走。生活中,超市限时折扣的鸡蛋、演唱会热门门票的抢购,其实都在印证这个道理——行动力决定结果。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快”这么重要?答案藏在资源的有限性里。无论是工作岗位还是商业机会,多数情况下竞争者远多于蛋糕本身。就像两辆并排等红灯的自行车,绿灯一亮,先踩踏板的人必然甩开对手。但“快”不等于“莽撞”,我曾见过有人为了抢客户而忽略合同细节,反而丢了长期合作的可能。这说明,“疾走”需要搭配清晰的判断力。

换个角度思考,这个成语是否鼓励急功近利?其实不然。去年朋友开奶茶店,她第一时间租下学校门口的铺面,看起来符合“疾走先得”。但真正让她成功的,是提前三个月研究学生消费习惯,设计出符合预算的产品线。这让我意识到:所谓“先得”,本质是系统化准备后的精准出击,就像猎人听到风声就检查弓箭,而不是盲目冲进森林。

现代社会的有趣之处在于,“疾走”的形式正在变化。短视频创作者争分夺秒追热点,程序员熬夜抢测新系统版本,连知识付费课程都在强调“首发价优惠”。但有个现象值得注意:那些持续领先的人,往往在速度之外建立了独特优势。比如总能在第一时间提交方案的同事,其实私下整理了行业案例库;总抢到限量款的网友,可能编写了自动下单脚本。这说明,真正的“先得”需要把速度转化为可持续的方法论。

最后想分享个观察:我们这代人生活在“加速时代”,但比单纯求快更有价值的是培养机会嗅觉。就像冲浪者要读懂浪的节奏,既要果断抓准时机,也要懂得在浪太大时及时收手。毕竟,人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需要速度、耐力和判断力并存的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