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ēng táng rù shì
成语解释:堂:古代宫室的前厅;室:古代宫里的后屋。登上厅堂;再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也作“升堂入室”。
成语出处:宋 吴坰《五总志》:“如徐师川、余荀龙、洪玉父昆弟、欧阳元老,皆黄门登堂入室者,实自足以名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繁体字形:登堂入室
英文翻译:pass through the hall into the inner chamber
登:1.(人)由低处到高处(多指步行):登山。登陆。登车。一步登天。2.刊登或记载:登报。登记。他的名字登上了光荣榜。3.(谷物)成熟:五谷丰登。4.姓。5.同“蹬”(dēng)。
堂:1.正房:堂屋。2.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礼堂。课堂。食堂。3.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审讯案件的地方:大堂。过堂。4.用于厅堂名称,旧时也指某一家、某一房或某一家族:三槐堂。5.用于商店牌号:同仁堂(北京的一家药店)。6.堂房:堂兄。堂弟。堂姊妹。7.a)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堂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一节叫一堂:两堂课。c)旧时审案一次叫一堂:过了两堂。d)用于场景、壁画等:三堂内景。一堂壁画。8.姓。
入:1.进去。与“出”相对:入场。入冬。2.参加:入伍。入团。3.合乎;合于:入情入理。4.收入:岁入。5.入声。
室:1.屋子:教室。室内。2.机关、工厂、学校等内部的办事部门:调研室。会计室。3.家;家族:十室九空。宗室。4.家属或妻子:家室。继室。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说到“登堂入室”这个成语,很多人可能觉得它字面上像是“进了屋子上厅堂”,但它的实际含义可没那么简单。举个例子,小李刚开始学吉他只会弹几个和弦,但经过三年苦练,现在能即兴创作曲子,朋友们都说他“终于登堂入室了”。你细品,这词儿其实在夸人从入门到精通的过程,对吧?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跟‘入门’有啥区别?”哎,问得好!比如小王自学编程两个月,能写点简单代码,这叫“入门”;但如果他能设计出复杂的算法系统,甚至被大厂挖走,这时候才能用“登堂入室”。说白了,前者是跨过门槛,后者是真正在屋里站稳脚跟啦!
不过要注意,这成语现在可不光用在学术领域。你看直播带货的老张,最开始对着镜头结结巴巴,现在能三句话带爆一款产品,同行都说他“在带货界登堂入室了”。这说明啥?任何需要积累的领域,从菜鸟变大神的过程,都能用这个词形容,关键看有没有质的飞跃。
有个误区得提醒大家:千万别把这个词当“擅闯民宅”用!我之前就闹过笑话,说邻居家小孩翻墙进我家是“登堂入室”,结果被语文老师一顿吐槽。记住啊,这里“堂”和“室”比喻的是专业领域的层次,可不是真的房屋结构。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人追求速成,但真正能在某个领域登堂入室的,哪个不是耐得住寂寞下苦功的?就像我学摄影那会儿,前三个月拍的照片简直不能看,坚持三年后才算摸到门道。这事儿急不得,得把根基打扎实了,才能跨过那道“堂前台阶”。
最后留个思考题:你们身边有没有那种“看似入门实则登堂入室”的例子?比如说有人做饭十几年还是黑暗料理,有人两年就成了私房菜高手。其实关键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有没有突破那个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这事儿啊,跟煲汤似的,火候到了自然香,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