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ǎi zhé bù huí
成语解释: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成语出处:《明史 何腾蛟瞿式耜传论》:“夫节义必穷而后见,如二人之竭力致死,靡有二心,所谓百折不回者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意志坚强
繁体字形:百摺不迴
英文翻译:pushing forward despite repeated frustrations
百:表示很多:百草。百货。百科全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精神百倍。百闻不如一见。
折:[shé]1.断(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树枝折了。桌子腿撞折了。2.亏损:折本儿。折耗。3.姓。[zhé]1.断;弄断:骨折。把树枝折断了。2.损失:损兵折将。3.弯;弯曲:曲折。百折不挠。4.回转;转变方向:转折。刚走出大门又折了回来。5.折服:心折。6.折合;抵换:折价。折账。折变。7.买卖货物时,照标价减去一个数目,减到原标价的十分之几叫做几折或几扣,例如标价一元的减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减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对折。打九折。8.元杂剧每一个剧本分为四折,一折相当于后来的一场。9.汉字中有曲折的笔画,形状有“乛乚꒒乙”等。10.姓。11.折叠:折扇。折尺。她把信折好,装在信封里。12.折子:奏折。存折儿。[zhē]1.翻转:折跟头。2.倒(dào)过来倒过去:水太热,用两个碗折一折就凉了。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回:1.曲折环绕:回旋。巡回。迂回。回形针。峰回路转。2.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还:回家。回乡。送回原处。3.掉转:回头。回过身来。4.答复;回报:回信。回敬。5.回禀。6.谢绝(邀请);退掉(预定的酒席等);辞去(伙计、佣工):送来的礼物都回了。7.指事情、动作的次数:来了一回。听过两回。那是另一回事。8.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一百二十回抄本《红楼梦》。9.回族:回民。10.姓。11.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从别处到原处:从邮局取回一个包裹。书报阅后,请放回原处。
哎哟,你瞅瞅这成语"百折不回",听着就带劲儿!它到底是啥意思呢?说白了就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失败多少次都接着干。咱先举个活灵活现的例子:三国那会儿的刘备,从卖草鞋到三分天下,被人揍趴下十几次照样能爬起来,这不就是教科书级的百折不回吗?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那现在这社会还适用吗?嘿!你看看那些创业的哥们儿,产品上线就翻车,融资谈崩七八回,照样能通宵改方案。就像我楼下奶茶店王老板,头三个月天天亏钱,现在不也排起长龙了?这就是现代版的百折不回嘛!
不过咱得琢磨琢磨,这成语是不是说死磕到底就对?那得分情况!比如说运动员骨折了还硬要上场,这就叫莽不叫坚持。真正的百折不回得带脑子,得会调整策略。就像打游戏卡关了,换个装备再试才是正经。
有意思的是,心理学上管这叫"心理韧性"。你看那些搞科研的大拿,实验失败千百回还能乐呵呵的。居里夫人当年提纯镭元素,愣是搅和了四吨沥青渣,这要换别人早改行了。所以说啊,百折不回不光靠毅力,还得有股子豁达劲儿。
要我说,现在年轻人最容易掉进两个坑:要么轻言放弃,要么瞎坚持。其实关键得找准方向,就像开车用导航,路线错了就得重新规划。我去年学编程那会儿,头三个月连个循环都写不利索,现在不也搞出个能用的APP了?这中间的窍门就是边坚持边调整。
最后唠句实在的,百折不回这品质就像手机充电宝——平时觉不着,关键时候能救命。但别忘了给充电宝本身充电,该休息就休息,该取经就取经。这么着,咱才能在坚持的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当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