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ǎi shēn hé shú
成语解释:身:指生命;何:怎能;赎:抵换。意思是自己就有一百条命也抵换不回来。
成语出处:南朝 梁 刘令娴《祭夫徐敬业文》:“躬奉正衾,亲观启足。一见无期,百身何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复句式;作主语、分句;用于表达对死去亲人的悲痛
繁体字形:百身何贖
英文翻译:to when one dies it can never be redeemed
百:表示很多:百草。百货。百科全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精神百倍。百闻不如一见。
身:1.身体:身上。转过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个身。2.指生命:奋不顾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身临其境。身为领导,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养:修身。立身处世。5.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身。河身。船身。机身。6.用于衣服:换了身衣裳。做两身儿制服。
何:[hé]1.疑问代词(a.什么,如“何人?”b.为什么,如“何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何不?”“何如?”d.哪里,如“何往?”e.发表反问,如“何乐而不为?”)。2.副词,多么:何其壮哉!3.姓。[hè]古同“荷”,担。[hē]古同“呵”,谴责。
赎:1.用钱财换回抵押品:赎回。2.用行动抵消、弥补罪过:将功赎罪。
哎呦喂,今天咱们来聊聊“百身何赎”这个成语,乍一听是不是有点文绉绉的?别慌,咱先举个栗子!比如啊,南宋名将岳飞被冤杀后,老百姓捶胸顿足:“岳将军这样的忠良,纵使咱们拿一百条命去换他回来,也换不回啊!”这可不就是典型的“百身何赎”嘛!
等等,为啥非得用“百身”这个词儿呢?说白了,这就是古人表达极度悔恨的夸张说法——哪怕把自己剁成一百段,也弥补不了失去重要人物的遗憾。就像你打翻了一瓶珍藏十年的老酒,这时候别说赔一百瓶了,就算赔一千瓶,那股子陈年香气也找不回来喽!
要我说啊,这成语背后藏着咱中国人的情感密码。古人讲究“士为知己者死”,但更多时候现实是“死者不可复生”。就像《三国演义》里关羽走麦城,刘备就算搭上整个蜀汉江山,也救不回二弟的性命。这种无力感,你品,你细品,是不是特别扎心?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代社会用这个成语的场景可有趣多了。比如你团队里最能干的同事突然离职,老板拍着大腿哀嚎:“小张这样的顶梁柱走了,真是百身何赎啊!”这时候你千万别当真,说不定下个月人家就高薪挖来新人了。所以说啊,老祖宗的悲壮情怀搁在今天,倒成了带点幽默的夸张表达。
依我看呐,与其等到“百身何赎”的时候追悔莫及,不如平时就多珍惜眼前人。就像你家楼下早点摊的豆浆师傅,哪天突然不干了,你才会想起那口热乎的豆香。所以说嘛,把握当下可比事后捶胸顿足强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