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ǎi
  • shēn
  • sh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ǎi shēn mò shú

成语解释: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祭崔相公文》:“丘园未归,馆舍先捐。百身莫赎,一梦不还。”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分句;用于表达对死去亲人的悲痛

繁体字形:百身莫贖

英文翻译:grieve bitterly

百身莫赎的意思

百:表示很多:百草。百货。百科全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精神百倍。百闻不如一见。

身:1.身体:身上。转过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个身。2.指生命:奋不顾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身临其境。身为领导,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养:修身。立身处世。5.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身。河身。船身。机身。6.用于衣服:换了身衣裳。做两身儿制服。

莫:[mò]1.不要:莫哭。2.没有,无:莫大。莫非。莫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3.不,不能:莫如。莫逆。莫须有。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莫能助。4.古同“”,广大。5.姓。[mù]古同“”。

赎:1.用钱财换回抵押品:赎回。2.用行动抵消、弥补罪过:将功赎罪。

成语评论

百身莫赎”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沉重对吧?它字面意思是“即使有一百个自己也无法弥补过错”,通常用来形容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时的悔恨。比如有人可能会说:“当年为了赚钱忽略家庭,现在孩子和我形同陌路,真是百身莫赎。”这种情境下,说话者不仅表达了后悔,更强调了无力扭转局面的痛苦。

你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和普通说“后悔”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它传递的“不可逆性”。就像打碎的古董花瓶,即使用最好的胶水粘合,裂痕依然存在。比如某公司因数据泄露导致客户流失,老板在记者会上坦言:“安全漏洞造成的信任危机,百身莫赎。”这里不仅承认错误,更暗示了修复信任比经济损失更难补救。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当代有了新的应用场景。我曾目睹朋友在疫情期间错过见亲人最后一面,他红着眼眶说:“总觉得来日方长,现在才懂什么叫百身莫赎。”这种现代语境下的使用,让古老成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它提醒我们:有些事真的不能等,及时行动才能避免终生遗憾。

有人担心频繁使用这类成语会显得消极,但我觉得恰恰相反。就像交通标志中的“悬崖警示牌”,百身莫赎的沉重感反而能唤醒人们的警惕心。与其说它是后悔药,不如看作人生指南针——当我们意识到某些错误代价巨大时,反而会更谨慎地做选择。下次面临重大决定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或许能帮你避开那个“百身莫赎”的瞬间。

语言学家发现,这类承载文化重量的成语正在年轻群体中复苏。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用“百身莫赎体”创作段子,比如:“熬夜三天赶方案,结果电脑蓝屏,此刻百身莫赎。”这种幽默化的运用,既传承了文化内核,又稀释了成语本身的沉重感,反而更易被新时代接受。这或许就是汉语的生命力:既能在祠堂匾额上庄重,也能在手机屏幕里活泼。

百身莫赎的造句

  1. 造句 到底有什么目的,否则他百身莫赎!看着拦在自己面前的格斯,虞牧师道:“你想杀了我们?”。
  2. 造句 “家慈于昨日弃养,风树之悲,百身莫赎。
  3. 造句 菲菲之死,百身莫赎,我要是跟着她回家她又怎么会死?
  4. 造句 我最不相信机会,六百年前的那个机会,己令我百身莫赎,追悔有加了。
  5. 造句 百年之岁月儿何,罔极之深思未报,何可以身外之功名富贵,而汩性灭情,贻百身莫赎之罪,想大人当办不以为非也。
  6. 造句 云爷,你别和我说这些,让人感觉慎得慌,要是突遇紧急情况,我处理不了,你又联系不上,那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真遇到不可收拾的局面,蚊子我百身莫赎。
  7. 造句 这样的人才如果跟着自己最后什么都没轮得到,自己真是百身莫赎了。

"百身莫赎"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