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í yī què èr
成语解释:形容明明白白,确确实实。
成语出处: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怕不待的一确二,早招承死罪无辞。”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指的确
繁体字形:的一確二
英文翻译:that 's only too true
的:[de]1.用在定语的后面。a)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铁的纪律。幸福的生活。b)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我的母亲。无产阶级的党。大楼的出口。c)定语是人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是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意思是这个人担任这个职务或取得这个身份:今天开会是你的主席。谁的介绍人?d)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开他的玩笑。找我的麻烦。2.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a)代替上文所说的人或物:这是我的,那才是你的。菊花开了,有红的,有黄的。b)指某一种人或物:男的。送报的。我爱吃辣的。c)表示某种情况、原因:大星期天的,你怎么不出去玩儿玩儿?。无缘无故的,你着什么急?d)用跟主语相同的人称代词加“的”字做宾语,表示别的事跟这个人无关或这事儿跟别人无关:这里用不着你,你只管睡你的去。e)“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推的推,拉的拉。说的说,笑的笑。大的大,小的小。3.这个用法限于过去的事情。4.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这件事儿我知道的。5.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破铜烂铁的,他捡来一大筐。老乡们沏茶倒水的,待我们很亲热。6.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a)表示相乘:这间屋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b)表示相加:两个的三个,一共五个。[dí]1.真实;实在:的当。的确。2.“的”字在口语中一般读阴平(dī)。[dì]箭靶的中心:目的。无的放矢。众矢之的。[dī](外)“的士”(出租车)的省称:打的。的哥(称男性出租车司机)。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确:1.副词。坚定地;的确:确信不疑。确有其事。2.真实:千真万确。
二:1.数目。一加一的和。2.序数:一穷二白。3.两样:不二价。
哎,大伙儿听说过“一确二”这个成语吗?说白了,这词儿现在用得不算多,但仔细琢磨还挺有意思的。比如老张办事那叫一个靠谱,说今天交方案绝不拖到明天,这可不就是典型的“一确二”嘛!
等等,这成语到底啥意思啊?别急,咱这就掰扯清楚。核心问题其实就一句话:“一确二”到底在强调啥特质?答案明摆着——说的就是做人做事要钉是钉铆是铆,说话算数不含糊。好比咱家楼下王婶卖菜,说好三块钱一斤的黄瓜,秤杆子永远翘得高高的,这就叫地道!
不过您可别觉着这词儿只能用在正经场合。上礼拜我表弟打游戏组队,说好八点上线绝不迟到,结果愣是提前十分钟候着,队友直夸他“够一确二”。您瞧,现在年轻人玩着就把传统美德给传承了,这事儿真得竖大拇指!
要说这成语的妙处,关键在“确”字上透着股子较真劲儿。就像我师傅教徒弟那会儿常念叨:“图纸差一毫米,房子能歪出二里地。”这话糙理不糙,把“一确二”的精髓说得透透的。不过咱也得灵活着来,有时候太较真反而容易钻牛角尖,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说到现代应用,我倒有个新鲜发现。您看那些直播带货的大主播,说好九块九上链接就绝不标十块,这不正是“一确二”的商业版演绎嘛!这种实在劲儿反而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套路更招人待见,要不说诚信才是永远的流量密码呢。
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用这成语得看场合。要是朋友聚会迟到十分钟,您来句“你这人不够一确二啊”,保准能把气氛活跃起来。但要是在签合同这种正经场合,还是直接说“咱们按协议严格执行”更妥当。语言这玩意儿啊,讲究的就是个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