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ōu
  • rò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í lǐ chōu ròu

成语解释:形容身体变瘦。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你觑我皮里抽肉,你休问我可怎生骨岩岩脸儿黄瘦。”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身体消瘦

繁体字形:皮裏抽肉

英文翻译:emaciated

皮里抽肉的意思

皮:1.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牛皮。荞麦皮。碰掉了一块皮。2.皮子:皮箱。皮鞋。皮袄。3.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包袱皮儿。新书最好包上皮儿。4.(皮儿)表面:地皮。水皮儿。5.(皮儿)某些薄片状的东西:铅皮。豆腐皮儿。6.有韧性的:皮糖。7.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花生放皮了,吃起来不香了。8.顽皮:调皮。这孩子真皮。9.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老挨说,他早就皮了。10.姓。

里:[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抽:1.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从信封里抽出信纸。抽不出身来。2.从中取出一部分:抽查。我们单位抽了五名同志支援边疆建设。3.(某些植物体)长出:抽芽。谷子抽穗。4.吸:抽烟。池塘里的水已经抽干了。5.收缩:这件衣服刚洗一水就抽了不少。6.打(多指用条状物):抽陀螺。鞭子一抽,马就跑了起来。7.用球拍猛力击打(球):抽杀。把球抽过去。

肉:1.人和动物体内接近皮的部分的柔韧的物质。某些动物的肉可以吃。2.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枣肉。冬瓜肉厚。3.不脆;不酥:肉瓤儿西瓜。4.性子慢,动作迟缓:肉脾气。那个人太肉,一点儿利索劲儿也没有。

成语评论

提到"皮里抽肉"这个成语,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吹毛求疵"或"鸡蛋里挑骨头",但实际上它的内涵更有温度。这个成语原本用来形容医生治病时精准去除腐肉保留好肉,如今常被用来比喻处理问题时既要果断又要细致。比如当老师面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时,既不能放任不管,又不能全盘否定,这种分寸感的把握就是现代版的"皮里抽肉"。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的核心价值在哪里?关键在于"精准"二字。就像现代外科手术中的微创技术,既要清除病灶又要最大限度保护健康组织。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矛盾时,直指问题本质而不伤及对方自尊,正是这种智慧的体现。邻居张阿姨调解家庭纠纷时总说:"咱们就事论事,不翻旧账",这就是活学活用的典范。

值得思考的是,这种传统智慧如何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发现很多年轻管理者正在创新运用这个理念。某科技公司主管处理团队矛盾时,会单独约谈相关成员,用"我们遇到了什么障碍"代替"你做错了什么",既解决问题又维护了团队凝聚力。这种改良版的"抽肉术"证明传统文化完全能焕发新生。

不过也要警惕这个成语的误用。见过某些家长把"严格要求"变成"处处挑刺",孩子画作稍有瑕疵就要求重画,这已经背离了成语的本意。真正的"抽肉"应该像园丁修剪枝叶,目的是让植物长得更好,而不是单纯展示修剪技术。教育专家李老师的做法值得借鉴:她批改作文时总会用绿色笔标出亮点,红色笔只圈关键错误。

观察身边那些善于运用这种智慧的人,会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特点:既保持清醒的判断力,又怀有温暖的同理心。就像老中医把脉问诊,既要找出病根,又要顾及患者感受。这种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处世哲学,或许正是我们在信息爆炸时代特别需要的定海神针。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不妨想想:如何既抽去腐肉,又保住肌肤的完整?

"皮里抽肉"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