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āo
  • xīn
  • tō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ù jiāo xīn tōng

成语解释:以眼色传情,心中相互沟通。

成语出处:宋·无名氏《鬼董》第二卷:“卜居西湖,邻邸有白衣少妇来寓,艳冶而慧,始见犹自匿,稍久,目交心通。”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彼此心意相通

繁体字形:目交心通

英文翻译:Eye to eye and mind to heart

目交心通的意思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交:1.把事物转移给有关方面:交活。交税。交公粮。把任务交给我们这个组吧。2.到(某一时辰或季节):交子时。明天就交冬至了。交九的天气。3.连接;交叉:交界。两直线交于一点。4.相连接的时间或地方:春夏之交。太行山在河北、山西两省之交。5.结交;交往:交朋友。建交。6.友谊;交情:绝交。一面之交。7.(人)性交;(动植物)交配:交媾。杂交。8.互相:交换。交流。交易。交谈。9.一齐;同时(发生):交加。交迫。交集。10.姓。11.同“”(jiāo)。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通:[tōng]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这个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通炉子。3.有路达到:四通八达。火车直通北京。4.连接;相来往:沟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无。5.传达;使知道:通知。通报。通个电话。6.了解;懂得:通晓。精通业务。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国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万事通。8.通顺:文章写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称。10.姓。[tòng]用于动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儿说。

成语评论

有人问:"目交心通"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成语描述的是人与人之间无需言语,通过眼神和表情就能理解对方心意的状态。比如在羽毛球双打比赛中,搭档突然向左侧使了个眼色,你瞬间明白要配合前场截击——这种默契不是靠战术板演练出来的,而是长期相处培养出的心灵感应。

工作中也常见这种情景。会议室里项目经理刚皱眉,设计师立即调出备选方案;程序员看到产品经理托腮思考,主动解释代码实现逻辑。有人疑惑:为什么有些团队效率特别高?秘密就在于成员之间形成了"目交心通"的协作模式,省去了大量无效沟通的时间成本。

现代人总抱怨手机让面对面交流变少,但真正的默契反而在数字时代更显珍贵。上周在咖啡馆看到有趣一幕:穿着校服的中学生全程没说一句话,靠挑眉、抿嘴这些小动作,居然完成了借橡皮、分零食、提醒老师来了等全套交流。这种青春期的"加密通话",不正是"目交心通"的生动演绎吗?

或许有人质疑:不开口真的能准确传达信息吗?其实人类面部有43块肌肉能组合出上万种表情,心理学研究显示,对视超过3秒的陌生人会产生奇妙的信任感。我常观察地铁里互相让座的人们——当目光相遇的刹那,善意就已经完成传递,这比说十句"您坐"都来得直接。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可能更需要这种无声的默契。就像清晨公园里打太极的老人们,动作整齐得仿佛共享同一个神经系统;又像深夜值班的急诊护士,一个眼神就能启动抢救流程。这些场景提醒我们:科技越发达,那些超越语言的心灵共鸣反而越值得珍惜。

下次当你觉得沟通困难时,不妨试试放下手机,看着对方的眼睛认真倾听。你会发现,有些理解根本不需要组织语言,就像春天读懂花开的讯息,候鸟感知季风的方向——人类与生俱来的共情能力,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敏锐。

"目交心通"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