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áng rén qí xiā mǎ
成语解释:瞎子骑着瞎马。形容乱闯瞎撞,非常危险。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因共作了语……复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十分危险
繁体字形:盲人騎瞎馬
英文翻译:rushing headlong into disaster
盲:1.瞎;看不见东西:盲人。2.比喻对某种事物不能辨别或不懂:文盲。色盲。舞盲。电脑盲。3.盲目地:盲从。盲动。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骑:1.跨坐:骑马。骑自行车。2.骑兵。也泛指骑马的人:铁骑。轻骑。车骑。3.兼跨两边:骑缝。
瞎:1.丧失视觉;失明:他的右眼瞎了。2.没有根据地;没有来由地;没有效果地:瞎说。瞎吵。瞎花钱。瞎操心。3.炮弹打出去不响或爆破装置引火后不爆炸:瞎炮。炮炮不瞎。4.农作物种子没有发芽出土或农作物子粒不饱满。5.糟蹋;损失;丢掉:白瞎了一个名额。一场冰雹瞎了多少庄稼。6.没有头绪;乱:线绕瞎了。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盲人骑瞎马”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一个看不见的人骑着一匹同样看不见路的马,用来形容双重风险叠加的困境。比如有人问:“为什么工作中总有人强调‘风险管控’?”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回答:如果团队既没有明确的分工(盲人),又缺乏清晰的流程指引(瞎马),项目推进时就会像“盲人骑瞎马”,随时可能踩坑。
这个成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它其实在提醒我们:当两个关键要素同时失控时,危险会被放大。比如生活中选择投资理财产品,如果投资者既不研究市场(盲人),又盲目相信高回报承诺(瞎马),最终可能血本无归。这种情况下,风险不是简单的1+1=2,而是几何级数增长。
有趣的是,现代职场中的“盲人骑瞎马”现象往往披着创新的外衣。某创业公司曾要求员工在三个月内完成新产品开发,却既不提供市场调研数据,也不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这种既无方向又缺资源的做法,本质上就是让整个团队在“摸黑赛跑”。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在当代最大的启发在于“双重保险”思维。就像夜间行车既要开车灯又要看导航,重要的决策需要设置多层防护。比如旅行规划时,既要准备纸质地图(防电子设备故障),又要提前了解当地紧急联系方式(防突发情况),这样即便某个环节出问题,也不至于陷入全面被动。
换个角度看,“盲人骑瞎马”也蕴含着解决问题的线索。既然视觉受限是主要障碍,我们可以借助其他感官。就像现代导航软件通过语音提示帮助视障人士出行,工作中建立标准化流程和即时沟通机制,就能为看似混乱的任务装上“声音导航”,把双重风险转化为可控挑战。
现实中完全避免风险并不现实,但至少不要让两个关键要素同时失控。就像老司机常说的:“你可以闭着眼开自动巡航,但手必须放在方向盘上。”这种保持至少一个保障机制在线的智慧,或许就是应对“盲人骑瞎马”困境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