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éi qīng mù lǎng
成语解释:眉:眉毛;清:清新;目:眼睛。形容人容貌清秀俊美
成语出处: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真乃是眉清目朗,可怎生流落在村庄深巷。”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补语;指人的外貌
繁体字形:眉清目朗
英文翻译:handsome
眉:1.眉毛:浓眉。眉开眼笑。2.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书眉。眉批。3.姓。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朗:1.光线充足;明亮:明朗。晴朗。开朗。天朗气清。2.声音清晰响亮:朗诵。朗读。3.姓。
提到“眉清目朗”,你会想到什么画面?这个词常用来形容人面容清秀、眼神明亮。比如:“新来的实习生小张眉清目朗,总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这样的描述既抓住了外貌特征,又传递出人物性格中的清爽特质。
有人可能要问: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外表吗?其实在特定语境中,它也能延伸出更丰富的含义。比如在古装剧里,主角挥笔写下“眉清目朗”四个大字,既是在夸赞书法工整,也暗含着对书写者气质的欣赏。这说明语言运用需要结合具体场景,才能让表达更生动。
生活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例子:邻居王奶奶总夸幼儿园老师“眉清目朗的好姑娘”,重点不只是说长相,更强调待人接物时的明快态度。这提醒我们观察事物时要看表象下的本质——清澈的眼神往往反映着坦荡的内心。
有个有趣的现象:在当代职场,这个传统成语依然活跃。某科技公司的HR曾说:“我们更倾向录用眉清目朗的应聘者,不是说颜值多高,而是眼神交流中透露的自信让人信赖。”这反映出社会对“精气神”的持续重视,即便在数字化时代,人类依然保持着对鲜活生命力的本能感知。
值得注意的是,审美标准会随时代变迁。唐朝以丰腴为美,宋朝推崇清瘦,但“眉清目朗”始终保持着稳定内涵。或许因为它捕捉到了人类对“清爽感”的永恒追求——就像春天刚抽芽的柳枝,或是雨后澄澈的天空,这种清新自然的美永远令人愉悦。
最后留个思考题:当你下次看到晨跑者挂着汗珠却神采奕奕的脸庞,或是咖啡师专注调制饮品时的认真模样,是否也会联想到“眉清目朗”这个词?美从来不只是静态的存在,更是动态的生命状态。保持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你会发现更多值得品味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