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éi
  • qīng
  • lǎ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éi qīng mù lǎng

成语解释:眉:眉毛;清:清新;目:眼睛。形容人容貌清秀俊美

成语出处: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真乃是眉清目朗,可怎生流落在村庄深巷。”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补语;指人的外貌

繁体字形:眉清目朗

英文翻译:handsome

眉清目朗的意思

眉:1.眉毛:浓眉。眉开眼笑。2.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书眉。眉批。3.姓。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朗:1.光线充足;明亮:明朗。晴朗。开朗。天朗气清。2.声音清晰响亮:朗诵。朗读。3.姓。

成语评论

提到“眉清目朗”,你会想到什么画面?这个词常用来形容人面容清秀、眼神明亮。比如:“新来的实习生小张眉清目朗,总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这样的描述既抓住了外貌特征,又传递出人物性格中的清爽特质。

有人可能要问: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外表吗?其实在特定语境中,它也能延伸出更丰富的含义。比如在古装剧里,主角挥笔写下“眉清目朗”四个大字,既是在夸赞书法工整,也暗含着对书写者气质的欣赏。这说明语言运用需要结合具体场景,才能让表达更生动。

生活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例子:邻居王奶奶总夸幼儿园老师“眉清目朗的好姑娘”,重点不只是说长相,更强调待人接物时的明快态度。这提醒我们观察事物时要看表象下的本质——清澈的眼神往往反映着坦荡的内心。

有个有趣的现象:在当代职场,这个传统成语依然活跃。某科技公司的HR曾说:“我们更倾向录用眉清目朗的应聘者,不是说颜值多高,而是眼神交流中透露的自信让人信赖。”这反映出社会对“精气神”的持续重视,即便在数字化时代,人类依然保持着对鲜活生命力的本能感知。

值得注意的是,审美标准会随时代变迁。唐朝以丰腴为美,宋朝推崇清瘦,但“眉清目朗”始终保持着稳定内涵。或许因为它捕捉到了人类对“清爽感”的永恒追求——就像春天刚抽芽的柳枝,或是雨后澄澈的天空,这种清新自然的美永远令人愉悦。

最后留个思考题:当你下次看到晨跑者挂着汗珠却神采奕奕的脸庞,或是咖啡师专注调制饮品时的认真模样,是否也会联想到“眉清目朗”这个词?美从来不只是静态的存在,更是动态的生命状态。保持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你会发现更多值得品味的细节。

眉清目朗的造句

  1. 造句 她看李佑眉清目朗相貌堂堂,更兼身体雄健,心里早就荡了好几圈了,却把话去拿李佑:小官人确是来避雨么?我这小庵不好进得,只好请小官人在门首里避避吧。
  2. 造句 来者三骑,为首之人乃一公子模样,眉清目朗,一脸正气。
  3. 造句 心中对他立生敬意,便多看了几眼,见他眉清目朗,皓齿朱唇,颇是潇洒英俊,气宇轩昂,不由心中一动,脸上微微发热。
  4. 造句 左边一人,约莫二十五六岁,一身白衣,眉清目朗,眼神如电,黑色长发随风摆动,显得异常清秀。
  5. 造句 丰神异彩,晚景逍遥,眉清目朗,皓齿朱唇。
  6. 造句 他对面坐着的白面男人,生的眉清目朗。
  7. 造句 身材不高却是眉清目朗,衣着简陋却是怡然自得,貌似弱不禁风却自有傲气超人,这人一看便知是落魄士子。
  8. 造句 丁帆这才看清这个少年的样貌,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帅哥,比自己小了一些,大约只有十岁左右,但眉清目朗,不难看出将来一定会迷死万千少女。
  9. 造句 电视上见过的影像到底有些失真,却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挺亲民的*记,小平头,国字脸,眉清目朗,一副平易近人的模样。
  10. 造句 眼前这个男人虽然脸上身上血迹斑斑,但是却有着宋玉潘安的容貌,眉清目朗,高鼻梁,大眼睛,稍微画点妆就跟个姑娘一样。

"眉清目朗"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