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uì yǎn xīng sōng
成语解释:惺忪:刚苏醒的样子。形容睡觉的人刚睡醒,还没有完全清醒。
成语出处:鲁迅《故事新编·采薇》:“街道上的行人还不多;所遇见的不过是睡眼惺忪的女人,在井边打水。”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刚睡醒
繁体字形:睡眼惺忪
英文翻译:have a drowsy look
睡:睡觉:早睡早起。睡着了。
眼: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惺:1.聪明。2.醒悟;清醒。
忪:[sōng]见〖惺忪〗。[zhōng]见〖怔忪〗。
清晨六点的闹钟响个不停,小明揉着眼睛推开窗户,睡眼惺忪地望着楼下空荡荡的街道。他歪歪扭扭地抓起书包,连袜子都穿反了——这个成语最常出现在这类手忙脚乱的清晨场景里。
问题一:睡眼惺忪只能形容早上起床吗?实际上在加班到凌晨的办公室,我们也能看到程序员小王睡眼惺忪地盯着屏幕,头发乱得像鸟窝。这个成语的关键在于"未完全清醒的状态",无论是早起还是熬夜,只要眼神迷离、动作迟缓都能用。
记得有次春游,导游举着喇叭喊集合时,帐篷里钻出几个睡眼惺忪的大学生,活像刚破茧的蚕宝宝。这种画面总让我想起小时候赖床被妈妈掀被子的经历——半眯着眼睛找拖鞋的模样,确实比直接说"没睡醒"更传神。
问题二:用这个成语要注意什么?要避免用在正式场合,比如"董事长睡眼惺忪地签合同"就很不妥。它自带慵懒随意的氛围,更适合描写日常生活场景。若想表达病态疲惫,换成"两眼无神"会更准确。
现代人手机不离身的特点,倒是给这个成语添了新用法。地铁里常见年轻人睡眼惺忪地刷着短视频,眼皮打架还不肯放下手机。这种既困倦又执着的矛盾状态,用这个四字成语概括再合适不过。
语言就像块调色板,睡眼惺忪这种成语能帮我们勾勒出更细腻的生活图景。下次看到室友顶着乱发找眼镜时,你会不会觉得他脑袋上仿佛飘着四个水墨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