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ì nì yī qiè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高傲,看不起任何人。
成语出处: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惟性气高傲,不欲下人,才具素长,睥睨一切,当世名公巨卿,鲜有入其目者。”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世等
繁体字形:睥睨一切
英文翻译:overweening
睥:[pì]“俾”的被通假字。視。[bì]义未详。
睨:斜着眼看:睨视。睥睨。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切:[qiē]1.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切西瓜。把肉切成丝儿。切断敌军退路。2.直线与圆、直线与球、圆与圆、平面与球或球与球只有一个交点时叫做切。[qiè]1.合;符合:文章切题。说话不切实际。2.贴近;亲近:切身。亲切。3.急切;殷切:迫切。恳切。回国心切。4.切实;务必:切记。切忌。切不可骄傲。5.用在反切后头,表示前两字是注音用的反切。如“塑,桑故切”。见〖反切〗。6.姓。
“睥睨一切”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人高高在上、轻视他人的态度。比如,当有人对同事的建议不屑一顾时,我们可以说:“他在会议上睥睨一切,仿佛其他人的想法都不值一提。”这种场景下,成语不仅点明了态度问题,还暗示了潜在的人际矛盾。
核心问题:为什么有人会表现出“睥睨一切”的姿态?答案可能藏在“自我认知偏差”里。有些人因为过往的成功或地位,误以为自己“无所不知”。比如,一个刚升职的经理如果对下属的经验嗤之以鼻,反而会阻碍团队协作。这种态度看似强大,实则暴露了内心的不安全感——通过贬低他人来巩固自身权威。
换个角度看,“睥睨一切”未必全是负面。历史上,科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时,正是用这种近乎傲慢的坚持对抗主流认知。这里的关键在于:自信与傲慢的界限在哪里?前者基于事实与能力,后者则源于盲目自大。比如创业者在推翻传统模式时,若只看到他人不足却忽视市场反馈,就可能从创新者变成固执的“独裁者”。
我曾遇到一位创业者,初期他因“睥睨一切”的气势吸引投资人,但后来因拒绝听取用户反馈导致项目失败。这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强者会在坚持与倾听间找到平衡。就像登山者既要相信自己的路线规划,也要留意天气变化和队友状态。睥睨的态度或许能赢得一时关注,但持久的成功需要更开放的格局。
最后留一个思考:当别人说你“睥睨一切”时,是提醒你该调整态度,还是暗示你正走在突破常规的路上?答案或许藏在行动的结果里——如果这种姿态让你孤立无援,就该反思;如果它推动你打破局限,或许正是蜕变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