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án
  • shén
  • nòng
  • gu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án shén nòng guǐ

成语解释:欺骗摆弄别人,背着人在暗中捣鬼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0回:“你又护着他了!你们瞒神弄鬼的,打是我不知道呢!”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瞞神弄鬼

英文翻译:play tricks

瞒神弄鬼的意思

瞒:[mán]1.隐藏实情,不让别人知道:瞒哄。隐瞒。瞒天过海。2.〔瞒瞒〕贪爱酒色的样子。3.闭目的样子。[mén]惭愧的样子。

神:1.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神位。财神。无神论。多神教。2.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神速。神效。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费神。聚精会神。双目炯炯有神。5.神气:神色。神情。瞧他那个神儿,准是有什么心事。6.聪明;机灵:瞧!这孩子真神。7.姓。

弄:[nòng]1.手拿着、摆弄着或逗引着玩儿:他又弄鸽子去了。小孩儿爱弄沙土。2.做;干;办;搞:弄饭。这活儿我做不好,请你帮我弄弄。把书弄坏了。这件事总得弄出个结果来才成。3.设法取得:弄点水来。4.耍;玩弄:弄手段。舞文弄墨。[lòng]小巷;胡同(多用于巷名):里弄。弄堂。一条小弄。

鬼:1.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叫鬼。2.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捣鬼。鬼鬼祟祟。3.称有不良嗜好或行为的人(含轻蔑意):酒鬼。烟鬼。4.指小孩机灵:这孩子真鬼!。小鬼。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成语评论

提到“瞒神弄鬼”,许多人会联想到装神弄鬼的迷信行为,但它的含义其实更贴近“用虚假手段欺骗他人”。比如:“公司里的小张总爱瞒神弄鬼,明明是自己工作失误,却编出一堆服务器崩溃的借口。”这个例子中,小张试图用夸张的理由掩盖问题,反而让同事看穿了他的心虚。

有人可能会问:“瞒神弄鬼和撒谎有什么区别?”其实,这个成语更强调“故弄玄虚”的部分。比如一位家长对孩子说:“你再挑食,晚上会有‘黑影人’来收走零食哦。”这里没有直接撒谎,而是用虚构的威胁达到目的,本质上属于制造恐慌来操控对方的行为。

生活中,这种行为为何屡见不鲜?我曾观察到一个现象:人们往往在缺乏安全感时更容易使用这类手段。比如商家宣传“最后三天清仓大甩卖”,半年后依然挂着同样标语。这种利用信息差的套路,短期或许能刺激消费,但长期会透支信任。有趣的是,很多使用者并未意识到,当真相暴露时,修复关系的成本远高于最初坦诚沟通的代价。

换个场景看,朋友间偶尔的“瞒神弄鬼”反而可能成为调剂。比如生日派对的惊喜策划:“今晚必须加班,千万别早回家!”这种善意的欺骗需要拿捏分寸,关键在于出发点是否带有恶意。就像炒菜放盐,适量能提鲜,过量就会毁掉整道菜。

在信息透明的现代社会,瞒神弄鬼的空间正在缩小。某次社区改造项目中,负责人试图隐瞒施工延期原因,结果居民通过微信群自发调查,当天就挖出了真实情况。这让我想到:与其花费精力编造故事,不如主动沟通不确定性。毕竟,人们往往能理解客观困难,但很难原谅刻意欺骗。

如何看待这种行为的边界?我的观点是:当它成为解决问题的默认选项时,就需要警惕。好比雨天借用邻居的伞,偶尔为之无伤大雅,但若演变成每天顺手牵羊,性质就完全不同。真实世界里,最好的策略或许是在坦诚的基础上增加智慧——既不必事事和盘托出,也要避免陷入虚构故事的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