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ǐ zhì bù yí
成语解释:发誓立志;决不改变。
成语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仇大娘》:“仲叔尚廉利其嫁,屡劝驾,邵氏矢志不摇。”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矢志不移
英文翻译:One's resolve is unshaken.
矢:1.箭:有的(dì)放矢。2.古又同“誓”:矢口抵赖。矢志不移。3.古又同“屎”:遗矢。
志: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气;意志:人穷志不短。3.姓。4.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记: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记录:杂志。县志。《三国志》。7.记号:标志。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移:1.移动:转移。迁移。把菊花移到花盆里去。2.改变;变动:移风易俗。贫贱不能移。3.姓。
“矢志不移”这个词听起来很宏大,但生活中其实随处可见它的影子。比如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放弃稳定的工作,选择在城中村开画室教留守儿童画画。头半年只有三个学生,颜料钱都靠兼职送外卖补贴,但他每周雷打不动支起画架,给孩子们调色盘里挤上第一抹钴蓝。
有人问:这种坚持不累吗?关键在于,真正的矢志不移不是咬牙切齿的“忍”,而是看清方向后的坦然。就像那位画室老师说的:“颜料蹭在校服上洗不掉,但孩子们眼睛亮起来的样子更洗不掉。”当行动与内心价值同频时,外界的困难反而会成为刻度尺,丈量着信念的深度。
在科技领域更能看到这种力量。某国产手机芯片研发团队,七年时间经历十一代流片失败。最艰难时整层办公楼只剩应急灯亮着,测试机重复播放《追梦赤子心》。但正是这种近乎固执的坚持,最终让自主架构芯片在第五年冬天跑通了第一条指令。项目经理的记事本扉页写着:“所谓奇迹,不过是量变撑破了质变的临界点。”
这样的例子是否离普通人太远?其实不然。去年小区里七十岁的张阿姨,用四百三十七天时间,硬是带着三百多位业主做成了垃圾分类自治管理。从被骂“多管闲事”到获得市长点赞,她床头始终贴着《论语》里那句话:“仁者先难而后获。”这或许就是“矢志不移”最朴素的诠释——重要的不是瞬间的激情,而是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中,依然选择向最初认定的方向挪动半步。
当快餐式成功学大行其道时,我反而更欣赏这种“钝感”的坚持。就像登山者不会一直盯着峰顶,而是专注调整每一次呼吸。那些最终改变故事走向的力量,往往藏在我们选择多坚持一下的刹那——可能是深夜保存的第108版方案,也可能是第53次敲门后终于敞开的门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