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ò sǐ wàng shēng
成语解释:不顾性命危险;不顾一切。
成语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张太太]今日在舅太太屋里听得姑爷果然中了,便如飞的从西过道儿里直奔到这里来,破死忘生的大着胆子上去,要当面叩谢魁星的保佑。”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破死忘生
英文翻译:risk one 's life
破:1.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手破了。纸戳破了。袜子破了一个洞。2.使损坏;使分裂;劈开:破釜沉舟。势如破竹。破开西瓜。3.整的换成零的:一元的票子破成两张五角的。4.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破格。破例。破记录。5.打败(敌人);打下(据点):攻破城池。大破敌军。6.花费:破钞。破费。破工夫。7.使真相露出;揭穿:说破。一语道破。案子已经破了。8.受过损伤的;破烂的:破衣服。房子很破了。9.讥讽东西或人不好(含厌恶意):谁看那破戏!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忘:忘记:喝水不忘掘井人。这件事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破死忘生”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和“舍生忘死”意思相近,指人为了重要目标豁出性命、不顾危险。但具体怎么用?咱们先看个例子。
比如消防员冲进火场救人时,同事可能会说:“他真是破死忘生啊,浓烟里连呼吸器都没戴稳就进去了。”这时候成语就生动展现了危急时刻的奉献精神。不过问题来了: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极端付出吗?
换个场景,疫情期间护士连续工作36小时累倒在走廊,家属哽咽道:“这孩子破死忘生的劲头,看得人心疼。”这里既肯定了职业精神,也带出对过度付出的反思。可见成语不仅能描述行为,还能引发价值讨论。
有意思的是,我在博物馆见过明代将军家书,上面写着:“戍边十载,破死忘生,唯盼家国无恙。”这种历史语境下的使用,比现代例子多了层悲壮感。文字穿越时空,让我们触摸到古人真实的情感温度。
现在你可能会问:普通人用得上这个词吗?其实换个角度看,程序员为抢救服务器数据通宵奋战,老师带病坚持给学生上课,这些日常坚守同样配得上“破死忘生”的精神内核——重点不在 literal 的生死,而在超越个人得失的投入。
有个细节值得注意:这个成语更适合描述进行中的状态,而非结果。就像我们说“他正破死忘生地研究治疗方案”,比“他破死忘生治好了病人”更自然。语言就像活水,用法随着时代微微调整。
最后留个思考题:当你为了重要的人或事全力以赴时,是否也在经历属于自己的“破死忘生”时刻?或许答案就藏在每个灯火通明的加班夜,每双扶着老人过马路的手,每次为理想做出的微小坚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