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ě sǐ wàng shēng
成语解释:舍死:舍得牺牲;忘生:忘掉性命。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锁魔镜》第二折:“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繁体字形:捨死忘生
英文翻译:risk one's life
舍:[shè]1.房屋:宿舍。校舍。2.舍间:敝舍。寒舍。3.养家畜的圈:猪舍。牛舍。4.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属:舍侄。舍弟。5.姓。6.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shě]1.舍弃:四舍五入。舍近求远。2.施舍:舍粥。舍药。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忘:忘记:喝水不忘掘井人。这件事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舍死忘生”这个成语到底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形容一个人为了某个目标连生命安危都置之度外。比如《三国演义》里的赵云单骑救主,在曹军包围中七进七出,完全顾不上自己可能被乱箭射死的危险,这就是典型的“舍死忘生”。
现代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抗疫期间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明明知道病毒传染风险,还是坚持救治病患。他们不是不怕危险,而是把救人看得比自身安危更重要,这种职业精神正是成语的现代诠释。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不顾性命的行为值得提倡吗?这里要注意语境差异。古代战场讲究忠勇,现代社会更强调科学防护。就像消防员冲进火场时,既要勇敢也要佩戴专业装备,我们敬佩的是他们在危难时刻的担当精神,而不是鼓励无谓的冒险。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当代的创业者。很多企业家押上全部身家开发新产品,每天工作到凌晨,表面看是“舍死忘生”,实际上他们内心燃烧着改变行业的热情。这种状态既有积极拼搏的一面,也需要警惕过度消耗健康的隐患。
语言学家发现有趣的现象:这个成语在古籍中出现时多用于褒义,而现代使用时往往带着提醒的意味。比如父母对孩子说“别整天舍死忘生加班”,这里成语就变成了关心健康的婉转表达,可见词汇的语义会随着时代产生微妙变化。
最后分享个真实故事:去年郑州暴雨时,有市民用挖掘机在洪流中连救50多人。事后记者采访,他说当时根本没想会不会被冲走,满脑子就是“能多救一个是一个”。这种本能的善良,或许就是“舍死忘生”最朴素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