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ò làn liú diū
成语解释:破烂不堪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六回:“当驾官即开了,捧出丹盘来看,果然是件破烂流丢一口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破爛流丢
英文翻译:Ragged and lost
破:1.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手破了。纸戳破了。袜子破了一个洞。2.使损坏;使分裂;劈开:破釜沉舟。势如破竹。破开西瓜。3.整的换成零的:一元的票子破成两张五角的。4.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破格。破例。破记录。5.打败(敌人);打下(据点):攻破城池。大破敌军。6.花费:破钞。破费。破工夫。7.使真相露出;揭穿:说破。一语道破。案子已经破了。8.受过损伤的;破烂的:破衣服。房子很破了。9.讥讽东西或人不好(含厌恶意):谁看那破戏!
烂:1.因水分过多或过熟而松软:烂泥。稀粥烂饭。2.腐烂;破碎:烂苹果。回收废铜烂铁。3.形容程度深:烂醉如泥。烂熟于胸。
流: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丢:1.遗失;失去:钱包丢了。丢了工作。2.扔:不要随地丢果皮。3.搁置;放:技术丢久了就生疏了。只有这件事丢不开。
“破烂流丢”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先别急着查词典,咱们拆开来看。“破烂”指东西残破陈旧,“流丢”则形容物品磨损、散乱的状态。合起来就是形容那些破旧不堪、七零八落的东西。比如奶奶家的老藤椅,坐垫磨得发白,藤条都翘起来了,但老人家就是舍不得扔——这椅子可不就是“破烂流丢”的典型代表?
有人要问了:这成语只能形容物品吗?其实不然。去年参观老城改造项目,看到断壁残垣的胡同墙上爬满爬山虎,斑驳的红砖搭配新绿的藤蔓,这种新旧交织的景象,用“破烂流丢中透着生机”来形容再合适不过。可见这个词不仅能描述实物,还能营造某种特殊意境。
使用这个成语要注意什么?关键在于分寸感。邻居大姐收拾地下室,看着满屋旧物念叨“这些破烂流丢的东西早该扔了”,这话要是被收藏老物件的爱好者听见,怕是要急眼。所以用这个词时,最好加上具体语境,比如“虽说看着破烂流丢,可每件都是当年的时髦货”,这样既保留描述效果,又避免贬义过重。
现代生活中,“破烂流丢”的概念正在发生变化。我在二手市场淘到过五十年代的铁皮饼干盒,锈迹里藏着时光的故事。现在年轻人流行的“废土风”穿搭,故意做旧的服装设计,不正是把“破烂流丢”变成了审美符号?这种转变挺有意思,说明事物的价值往往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角度。
最后留个思考题:当我们说某个东西“破烂流丢”时,有没有可能它正处在价值转换的临界点?就像博物馆里的青铜器,千年之前也不过是日常用具。下次见到破旧物件,不妨多瞧两眼,说不定能发现被岁月打磨出的独特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