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ò zèng shēng chén
成语解释:甑:蒸食器。食器破烂且积满尘土。形容生活极为穷困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林公避兵》:“那时呵,餐风宿水乡,恐破甑生尘愁范丹。”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繁体字形:破甑生塵
英文翻译:Breaking the steamer and creating dust
破:1.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手破了。纸戳破了。袜子破了一个洞。2.使损坏;使分裂;劈开:破釜沉舟。势如破竹。破开西瓜。3.整的换成零的:一元的票子破成两张五角的。4.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破格。破例。破记录。5.打败(敌人);打下(据点):攻破城池。大破敌军。6.花费:破钞。破费。破工夫。7.使真相露出;揭穿:说破。一语道破。案子已经破了。8.受过损伤的;破烂的:破衣服。房子很破了。9.讥讽东西或人不好(含厌恶意):谁看那破戏!
甑:1.古代炊具,底部有许多小孔,放在鬲(lì)上蒸食物。2.甑子。3.蒸馏或使物体分解用的器皿:曲颈甑。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尘:1.飞扬的或停附在物体上的灰土:尘埃。2.佛教道教指现实世界:红尘。尘凡。3.行迹;踪迹:步人后尘。
“破甑生尘”这个词,乍一听像是某个古董店的广告语,但其实它背后藏着一个挺有意思的道理。举个生活化的例子:你家里有个用了十年的电饭煲,内胆涂层脱落、按键失灵,最后被你塞进储物柜吃灰,这就是典型的“破甑生尘”——东西坏了就闲置,既不舍得扔,也没打算修。
为什么会有人守着破甑不撒手? 这个成语的核心其实在讲人的矛盾心理。比如我邻居张阿姨的旧缝纫机,二十年前就坏了,但她总念叨“修修还能用”,结果现在成了堆杂物的置物架。这种“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状态,不仅占空间,还容易让人陷入对过去的执念。
换个角度看,现代人处理旧物的方式倒是值得玩味。年轻人更倾向“断舍离”,破手机直接换新;老一辈则像成语描述的那样,总想着“万一用得上”。这两种态度没有绝对的对错,但前者更符合环保理念——与其让破甑生尘,不如回收再造,让资源流动起来。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职场中也能找到映射。见过不少公司守着过时的管理系统,就像对待破甑的态度:明知效率低下,又怕革新成本高。其实换个思路,把这些“破甑”拆解重组,说不定能拼出更趁手的工具。
说到最后,我倒是觉得“破甑生尘”更像面镜子,照出我们处理问题的惯性思维。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多问一句:这件东西(或这件事)真的只能当摆设吗?或许擦掉灰尘后,会发现它藏着意想不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