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uò wàng xiǔ dé
成语解释:犹言德高望重。
成语出处:明·宋濂《送用明上人还四明序》:“净觉大师以硕望宿德为释子所宗,亦以上人为法器,俾出世于菩提律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碩朢宿惪
英文翻译:Great expectations
硕:[shuò]1.〔硕士〕学位名,高于“学士”。2.大:硕老。硕材。硕学(博学,亦指博学的人)。硕壮。硕果累累(喻巨大的成绩)。硕大无朋(形容无比的大)。[shí]古同“石”,形容坚固。
望:1.看;向远处看:他望了一眼就走了。一望无际。2.拜访;问候:拜望。探望。3.盼望;希望:渴望。丰收在望。4.声誉。也指享有声誉的人:威望。一乡之望。5.怨:怨望。6.指望子:酒望。7.介词。向;朝:他望我们点头微笑。8.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或十七):朔望(朔是初一)。
宿:[sù]1.夜里睡觉;过夜:宿舍。宿营。露宿。夜宿荒野。2.姓。3.旧有的;一向有的:宿疾。宿志。4.年老的;长期从事某事的:耆宿。宿将(jiàng)。[xiǔ]用于计算夜:住了一宿。谈了半宿。三天两宿。整宿没睡。[xiù]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体叫做宿:星宿。二十八宿。
德:1.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德育。美德。德才兼备。2.心意;志向:同心同德。离心离德。3.恩惠;好处:感恩戴德。4.德国的简称。
什么是“硕望宿德”?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古雅,但拆开来看其实很好理解。“硕”指学问深厚,“望”代表声望,“宿”是长久积累,“德”自然是品德。合起来就是形容一个人德高望重、兼具学识与人格魅力。比如某位老教授退休时,学生们在致辞中说:“先生不仅是学术泰斗,更以硕望宿德成为我们的人生榜样。”
什么样的人能被称为硕望宿德?不妨想象社区里那位总被请来调解纠纷的老校长。他年轻时是优秀教师,退休后义务组织读书会,每逢邻居有困难主动帮忙,却从不张扬。时间久了,大家提起他都带着敬意——这种用行动而非口号赢得尊重的人,正是这个成语的鲜活注解。
有个有趣的对比:某企业空降的高管虽然能力出众,但员工私下议论:“他确实聪明,但总少了点硕望宿德的气度。”反观技术部默默耕耘二十年的总工程师,即便不擅言辞,方案讨论时大家却自然安静倾听。可见,真正的威望需要时间的淬炼,就像好酒越陈越香。
为何现代社会仍需要这类品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专业能力或许能通过短期培训获得,但人格魅力无法速成。就像自媒体领域,突然爆红的“知识博主”可能三个月后被遗忘,而持续十年输出深度内容、始终保持谦逊的创作者,反而能沉淀出真正的追随者。这种差异恰恰印证了“宿德”的价值——它让影响力突破流量的桎梏。
我曾见证过一位非遗传承人的故事。他拒绝商业机构的高薪聘请,坚持在乡村免费教学徒。当被问及原因,他说:“手艺要传给真心热爱的人,急功近利会坏了根基。”这种选择短期看似乎“不聪明”,却让他在行业内外赢得了超越经济价值的尊重。这或许就是硕望宿德的现代诠释:在浮躁中坚守本心,反而能走得更远。
最后思考个问题:普通人如何培养这种特质?答案或许藏在日常细节里。邻居阿姨每天清晨打扫楼道,坚持了十五年;程序员朋友利用周末为留守儿童做编程启蒙。这些微小但持续的善举,如同溪流汇成江河,终将在岁月中积淀成他人眼中的“硕望宿德”。毕竟,伟大的人格从不诞生于刻意表演,而是源自日复一日的真诚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