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ì xuè dān xīn
成语解释:碧血:血化为碧玉;后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丹心:忠心。形容满腔热血;无限忠诚之心。也作“丹心碧血”。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形容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烈士
繁体字形:碧血丹心
英文翻译:loyal-hearted
碧:1.青绿色的玉石。2.青绿色:碧草。澄碧。3.姓。
血:[xuè]1.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红色,有腥气,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也叫血液。2.有血统关系的:血亲。血缘。3.比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4.指月经。5.姓。[xiě]义同“血”(xuè):流了一点血。吐了两口血。
丹:1.红色:丹砂(朱砂)︱丹桂。2.中成药剂型之一。多由数种矿物类药物用升华或熔合等方法制成;也有用一般混合方法制成的。常用以配制丸、散或锭等制剂:补心丹。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说到“碧血丹心”这个成语,你可能会联想到古代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好汉。比如《三国演义》里的关羽,明明有机会投降曹操混个高官厚禄,但他愣是“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也要回去找刘备——这可不就是“碧血丹心”的活例子吗?说白了,这种精神就是拿命在诠释什么叫忠诚。
等等,这个成语为啥非要用“碧血”和“丹心”?这得从典故说起。原来“碧血”出自《庄子》里苌弘化碧的故事,说忠臣的血三年后变成碧玉;而“丹心”嘛,文天祥在《过零丁洋》里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接给它整成了爆款金句。这两样凑一块儿,完美表达了那种连命都能豁出去的赤胆忠心。
现代人还能用这个成语吗?嘿,你别说,前两天看新闻说有个村医在疫情里连续三个月没回家,这不就是新时代的“碧血丹心”?不过现在不用真的流血,更多是指那种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就像我邻居张大爷,退休了还天天在社区当志愿者,你说他图啥?不就是图个问心无愧嘛。
有人可能要问:“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讲这套?”要我说啊,这种精神就像手机里的充电宝——平时不显山露水,关键时候能救命。你看那些消防员冲进火场的瞬间,医生连做八小时手术的样子,哪个不是“碧血丹心”的现代版?只不过表现形式从战场转到了手术台、实验室这些新战场。
说到这儿突然想起个趣事,去年我们单位评先进,有个同事把奖金全捐给山区孩子了。有人笑他傻,他却说“钱财身外物,心安最重要”。这不就是“碧血丹心”在平凡生活中的模样吗?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把“初心”焊死在灵魂里了。
最后唠点实在的,这种精神真不是要人当苦行僧。就像喝茶,有人喜欢龙井的清香,有人偏爱普洱的醇厚,“碧血丹心”说到底就是找到自己愿意为之坚持的东西。可能是事业,可能是信仰,也可能是对某个人的承诺——重点在于那份不计较得失的纯粹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