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ǐ shùn rén qíng
成语解释:指礼是顺乎人之常情,人与人共处必须遵守的规范。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卓茂传》:“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合乎情理
繁体字形:禮順人情
英文翻译:Courtesy
礼:1.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礼。丧礼。2.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礼节。敬个礼。3.礼物:送礼。献礼。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4.以礼相待:礼贤下士。5.姓。
顺:1.向着同一个方向(跟“逆”相对):顺风。顺流而下。2.依着自然情势(移动);沿(着):顺大道走。水顺着山沟流。3.使方向一致;使有条理次序:把船顺过来,一只一只地靠岸停下。这篇文章还得顺一顺。4.趁便;顺便:顺手关门。顺嘴说了出来。5.适合;如意:顺心。顺眼。不顺他的意。6.顺利:顺遂。这些年一直很顺。7.依次:顺延。8.顺从:归顺。百依百顺。9.姓。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情:1.感情:热情。有情。无情。温情。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发情期。5.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礼顺人情”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它其实就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朋友搬家时,你带点水果去帮忙,既符合“礼数”又不显得刻意,这就是典型的“礼顺人情”。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讲究“礼”和“人情”的平衡?
举个例子,老家表姐结婚时,亲戚们坚持按传统流程走“三天回门”,但表姐在外企工作实在请不了假。最后大家商量改成周末简单吃顿饭,既照顾了老一辈的习俗,又没耽误年轻人工作。这种折中方案,其实就是“礼顺人情”的生动体现——规矩是死的,但人和人的关系是活的。
我注意到现在年轻人聚会流行AA制,这和老一辈抢着买单的习惯形成对比。其实两种方式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要看场合。同学聚餐AA很合理,但要是长辈请客还硬要转账,反而显得生分。这里面的分寸感,就是“礼”与“人情”的微妙平衡。
职场上有个现象挺有意思:新人给领导发微信总爱用“您”和感叹号,结果显得僵硬;老员工反而会用“有个事想请教”这样的自然语气。过度强调形式化的礼貌,有时反而不如真诚的沟通来得有效。这让我想到,真正的“礼顺人情”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懂得在不同场景切换表达方式。
最近社区里垃圾分类的争议很有意思。有人严格按照规定凌晨六点才扔垃圾,结果吵醒邻居;也有人把可回收物整齐码放在垃圾桶旁,方便保洁阿姨收取。后者既遵守了规则,又考虑到他人的实际需求,这种灵活处理的方式,不正是现代社会需要的“礼顺人情”吗?
观察这些例子会发现,所谓“礼顺人情”本质上是在寻找规则与人性的交汇点。它既不是死守教条的固执,也不是毫无原则的妥协,而是一种带着温度的智慧。就像煮粥要掌握火候,太生或太糊都不行,恰到好处才能品出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