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én shì pò duó
成语解释:犹言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明·刘基《郁离子·牧豭》:“客嵁不能立,俯而埣,伏而不敢仰视,神逝魄夺如死。”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害怕
繁体字形:神逝魄奪
英文翻译:Death and courage
神:1.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神位。财神。无神论。多神教。2.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神速。神效。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费神。聚精会神。双目炯炯有神。5.神气:神色。神情。瞧他那个神儿,准是有什么心事。6.聪明;机灵:瞧!这孩子真神。7.姓。
逝:1.(时间、水流等)过去:岁月易逝。逝去的时光。2.死亡:病逝。永逝。长逝。
魄:1.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精神:魂魄。2.魄力或精力:气魄。体魄。
夺:1.强取;抢:掠夺。巧取豪夺。从歹徒手里夺过凶器。强词夺理。2.争先取到:夺冠。夺红旗。3.胜过;压倒:巧夺天工。先声夺人。4.使失去:剥夺。褫夺。5.失去:勿夺农时。6.作决定:定夺。裁夺。7.(文字)脱漏:讹夺。
“神逝魄夺”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先看个例子:深夜独行时突然听到一声凄厉尖叫,他瞬间感到神逝魄夺,仿佛全身血液都凝固了。这里描绘的不仅是惊吓,更强调精神被强烈冲击后产生的恍惚状态。
有人会问:这个成语只能形容恐怖场景吗?其实不然。比如参观敦煌壁画时,飞天衣袂的飘逸感让我神逝魄夺,仿佛穿越千年时光与画匠对话。这种震撼来自艺术感染力,证明成语也能表达正向的美学冲击。
当代生活中,过度使用电子设备是否也会造成类似状态?盯着手机屏幕三小时后抬头,街边霓虹灯竟让我产生神逝魄夺的眩晕感——这或许提醒我们,现代科技带来的信息轰炸同样需要警惕。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妙处在于画面感。就像暴雨夜突然断电的瞬间,电视屏幕的蓝光骤然消失,整个房间陷入神逝魄夺的黑暗寂静中。这种由动转静的剧烈切换,完美诠释了成语的戏剧张力。
有趣的是,不同年龄段对“神逝魄夺”的体验差异明显。孩童看到魔术师凭空变出鸽子时会神逝魄夺,而成年人往往在见证重大历史时刻时才有类似感受。这种认知差异恰恰反映了人类感知系统的成长规律。
下次遇到令人震撼的场景时,不妨观察自己的状态变化。或许某个黄昏看着晚霞染红云层,那种超越语言的美就会让你真正理解,什么是灵魂被短暂攫取的神逝魄夺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