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ún xiāo pò duó
成语解释:同“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9回:“季斯看了多时,又阅其容色之美,服饰之华,不觉手麻脚软,目睁口呆,意乱神迷,魂消魄夺。”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魂消魄奪
英文翻译:Desperation
魂:1.指精神或情绪:梦魂萦绕。神魂颠倒。2.特指崇高的精神:国魂。民族魂。3.泛指事物的人格化精神:花魂。诗魂。
消:1.消失:烟消云散。冰消瓦解。红肿已消。2.使消失;消除:消毒。消炎。打消。3.度过(时间);消遣:消夜。消夏。4.需要(前面常带“不、只、何”等):不消说。只消三天。5.姓。
魄:1.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精神:魂魄。2.魄力或精力:气魄。体魄。
夺:1.强取;抢:掠夺。巧取豪夺。从歹徒手里夺过凶器。强词夺理。2.争先取到:夺冠。夺红旗。3.胜过;压倒:巧夺天工。先声夺人。4.使失去:剥夺。褫夺。5.失去:勿夺农时。6.作决定:定夺。裁夺。7.(文字)脱漏:讹夺。
你听说过“魂消魄夺”这个成语吗?它常用来形容人被某种强烈的情感或场景震撼到“丢了魂儿”的状态。比如站在火山口边缘,看着沸腾的岩浆翻滚冒泡,那种既危险又壮观的景象,真能让人看得魂消魄夺,连呼吸都不自觉屏住了。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状态到底是好是坏?”其实要看情境。当画家站在自己刚完成的巨型壁画前,被色彩与光影的交织冲击得魂消魄夺时,这种震撼恰恰是艺术创作带来的巅峰体验。就像我去年参观敦煌莫高窟,那些跨越千年的壁画让所有游客都定在原地,连讲解员的声音都变得忽远忽近。
现代生活中也有类似的时刻。深夜独自看恐怖片,突然出现的惊悚镜头让人魂消魄夺,手里的爆米花洒了一地。这种刺激虽然短暂,但恰好说明人类始终需要突破日常的体验。不过要注意分寸——上次我在游乐园坐垂直过山车,隔壁姑娘吓得全程尖叫,下来时腿软得需要搀扶,这就有点超过承受范围了。
有个有趣的现象:科技越发达,“魂消魄夺”的触发点反而越多。VR设备能让人瞬间置身外太空,全景屏幕把非洲草原搬到眼前。上周我在数字艺术展看到,有位老太太对着动态《千里江山图》足足站了半小时,她说这是她七十年来第一次体会到“美得让人发慌”的感觉。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个“魂消魄夺”的开关。可能是孩子第一次看见萤火虫在夏夜飞舞,可能是运动员打破世界纪录的瞬间,也可能是科研人员观测到实验数据与理论完美吻合的时刻。这些让灵魂震颤的瞬间,就像生活特意安排的惊叹号,提醒着我们世界远比想象中更辽阔。
下次当你产生“魂消魄夺”的感觉,不妨多停留三秒钟。那种头皮发麻、心跳漏拍的体验,或许正是突破认知边界的契机。就像站在高山之巅,疾风吹得人睁不开眼,但视野却前所未有的清晰——这大概就是震撼给予我们的特殊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