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ū sè píng fēn
成语解释: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成语出处:《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双方各得一半
繁体字形:秌色平分
英文翻译:share on a fifty-fifty basis
秋:1.秋季:深秋。秋风。秋雨。秋高气爽。2.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麦秋。大秋。3.指一年的时间:千秋万岁。一日不见,如隔三秋。4.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秋。危急存亡之秋。5.姓。6.见〖秋千〗。
色:[sè]1.颜色:红色。绿色。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厉内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种类:各色货品。花色齐全。5.质量:成色。足色。6.情欲。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艺双绝。[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平:1.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平坦。马路很平。把纸铺平了。2.使平:平了三亩地。把沟平了种庄稼。3.两相比较没有高低、先后;不相上下:平辈。平列。平局。平起平坐。这场球赛双方打平了。4.达到相同的高度:平槽。平了世界记录。5.平均;公平:平分。持平之论。6.安定:风平浪静。心平气和。7.用武力镇压;平定:平叛。平乱。8.抑止(怒气):你先把气平下去再说。9.经常的;普通的:平时。平淡。10.姓。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秋色平分”到底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小张和小李共同负责一个项目,一个擅长策划,一个精通执行。季度总结会上,领导笑着说:“这次成果你俩是秋色平分,谁离了谁都不行。”这里既肯定了双方的贡献,又点出了合作的必要性。
有人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职场吗?”当然不是。上周社区举办绘画比赛,评委指着两幅风格迥异的山水画说:“这两幅作品秋色平分,一幅胜在意境,一幅赢在技法。”这说明在艺术领域,不同维度的优秀同样值得被看见。
我常想,现代社会总强调“赢家通吃”,但秋色平分提醒我们:真正的价值往往藏在平衡里。就像上周带孩子去公园,看到枫树和银杏并肩而立,红黄交织的地毯比单一颜色更动人。这种自然界的启示,或许正是成语历久弥新的魅力。
有人疑惑:“怎么判断什么时候该竞争,什么时候该平分秋色?”其实就像打羽毛球双打,关键分需要主攻手发力,但日常配合必须互相补位。上周社区组织的垃圾分类比赛,三组家庭并列第一——当环保意识成为共同追求时,输赢反而变得次要。
观察菜市场的商贩最能体会这个道理:卖豆腐的王婶和卖青菜的老赵,二十年摊位相邻却从不起争执。“咱们这是秋色平分”,王婶边包豆腐边说,“买完菜的顺手带块豆腐,称完豆腐的顺便挑把青菜。”这种共生智慧,远比零和博弈来得温暖。
下次看到晚霞染红半边天时,不妨想想云朵与天空的默契配合。秋色平分从来不是简单的平均主义,而是让每个存在都能在合适的位置发光。就像昨天路过建筑工地,戴白帽的工程师和穿工装的师傅并肩看图纸,阳光平等地洒在他们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