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ěng
  • xián
  • shì
  • z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ěng xián shì zhī

成语解释:等闲:无关紧要;之:它。把它看得无关紧要;不加重视。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此乃大任也,何为安闲乎?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用于否定句,反问句

繁体字形:等閑視之

英文翻译:regard as unimportant

等闲视之的意思

等:1.等级:同等。优等。2.种;类:这等事。此等人。3.用于等级:二等舱。共分三等。4.程度或数量上相同:相等。等于。大小不等。5.同“”(děng)。6.姓。7.等候;等待:等车。请稍等一会儿。8.等到:等我写完这封信你再走。9.表示列举未尽(可以叠用):北京、天津等地。纸张文具等等。10.列举后煞尾: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闲:1.没有事情;没有活动;有空(跟“忙”相对):游手好闲。我没工夫,你找小杨吧,她闲着呢。2.(房屋、器物等)不在使用中:闲房。不让机器闲着。3.闲空儿:农闲。忙里偷闲。4.与正事无关的:闲谈。闲话。5.姓。

视:1.看:视力。视线。近视。熟视无睹。2.看待:轻视。重视。藐视。一视同仁。3.考察:视察。巡视。监视。4.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成语评论

等闲视之”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觉得这事儿不重要,随便对付一下”。比如朋友劝你注意健康,你却回答“没事,熬个夜而已”,这就是典型的等闲视之。但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些事情明明很重要,人们还是会用这种态度对待?

举个例子:小李接到新项目时嘀咕:“反正老板不重视,随便做做得了。”结果方案漏洞百出。这里藏着个关键点——当我们低估某件事的价值时,就容易产生“等闲视之”的心态。但换个场景,如果是孩子发烧,再心大的家长也不会说“等闲视之”,这说明态度转变的关键在于对事物重要性的判断。

有人问:“那这个成语只能用在负面场景吗?”其实不然。王大爷面对邻里矛盾时笑呵呵:“小事儿,别往心里去。”这种豁达的“等闲视之”反而化解了冲突。可见,这个成语在不同语境下能传递完全不同的情感色彩,既可以是消极的敷衍,也可以是积极的豁达。

我发现现代人有个有趣现象:对手机消息秒回,对家人问候已读不回。这种“选择性等闲视之”背后,藏着当代社会的价值排序错位。当我们将碎片信息看得比真实情感更重要时,成语里的智慧反而成了现实的警示灯。

下次听到“别等闲视之”的提醒时,不妨先做个三秒停顿:这件事真的不重要吗?我的判断标准是否客观?有时候我们以为的“小事”,就像没拧紧的水龙头,放任不管终会酿成大麻烦。保持清醒的判断力,或许才是这个古老成语给现代人的真正启示。

等闲视之的造句

  1. 造句 小错误也会酿成大事故,绝不能等闲视之。
  2. 造句 这么严重的事情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
  3. 造句 这人很有才华,你可不能等闲视之。
  4. 造句 这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千万不能等闲视之。
  5. 造句 对于有些人捕杀珍稀野生动物一事,我们可不能等闲视之。
  6. 造句 物价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的生活,不能等闲视之。
  7. 造句 美国女足同样兵强马壮,我们不能等闲视之。
  8. 造句 如果对这类错误等闲视之,不及时煞住,它很快就会泛滥成灾。
  9. 造句 小刚的象棋下得非常好,你和他对奕可不能等闲视之。
  10. 造句 压力是棵墙头草,你若强来它就倒。压力无需挂嘴边,等闲视之平常心。忙里偷闲舒筋骨,生活规律莫闲散。简化生活及欲望,顺其自然少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