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íng
  • wěi
  • z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è míng wěi zhì

成语解释:用以指因仕宦而献身于朝廷之事。

成语出处:《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贰乃辟也。”杜预注:“名书于所臣之策。”孔颖达疏:“古之仕者于所臣之人书己名于策,以明系属之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做官

繁体字形:筞名委質

英文翻译:Name and quality

策名委质的意思

策:1.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策。2.古代考试的一种文体,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应试者对答:对策。策问。3.我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跟“筹”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诀写在上面以计算乘除和开平方。4.计谋;办法:上策。献策。束手无策。5.谋划;筹划:策反。策应。6.姓。7.古代赶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马的身体,使它向前跑。8.用策赶马:鞭策。策马前进。9.拐杖:扶策而行。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委:[wěi]1.把事情交给别人办:委托。委以重任。2.抛弃:委弃。委之于地。3.推卸:委罪于人。4.曲折:委婉。5.颓丧;不振作:委顿。6.确实:委实。7.水流汇聚的地方,水的下游;事情的结尾:穷源竟委。[wēi]1.〔委蛇〕2.敷衍;应付:虚与委。3.同“逶迤”蛇(yí)。

质:1.事物的根本特性:本质。变质。2.哲学范畴。指一事物之所以是该事物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3.质料,构成事物的材料:铁质。流质。4.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优质钢。按质论价。保质保量。5.朴实:质朴。6.询问;责问:质疑。质问。7.抵押;抵押品:质押。人质。8.古又同“”。9.古又同“”。

成语评论

说到“策名委质”这个成语,咱们先来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比如老张刚入职新公司,在入职仪式上签合同、戴工牌,你懂的,这就相当于现代版的“策名委质”——通过正式手续确定归属关系。这时候有人要问了:“这成语和普通入职有啥区别啊?”哎,问得好!关键在于“委质”二字,古人要献上信物表忠诚,现在虽然流程简化了,但那种“认准门庭不回头”的仪式感依然存在。

再来看个历史场景。电视剧里常看到谋士向主公行跪拜大礼,双手奉上玉珏说:“某愿策名委质,生死相随。”这时候弹幕就会飘过:“这算签卖身契吗?”嘿,还真有点像!不过古人讲究的是双向契约,主公也得承诺“用人不疑”。就像现在创业团队,创始人拿出期权,员工投入青春,本质都是建立深度信任嘛。

有小伙伴可能要抬杠:“现代社会还搞这套是不是太老土了?”别急,咱们换个角度看。你看那些非遗传承人拜师仪式,徒弟给师傅敬茶磕头,师傅赐予工具包,这活脱脱就是文化版的策名委质。这种仪式感啊,反而让师徒关系有了沉甸甸的分量,比随便发个微信说“师傅好”郑重多了不是?

不过话说回来,我总觉得“委质”这事儿得看对象。就像谈恋爱,总不能见谁都掏心掏肺吧?古人选择主公还要“良禽择木而栖”呢,现在年轻人找工作更要擦亮眼睛。毕竟把自己的名字(策名)和信誉(委质)交出去之前,得先确认对方是不是值得托付的“明主”啊。

最后来个反差萌的例子。小区楼下王大爷收徒教太极拳,要求徒弟们每月初一带着鸡蛋糕来拜师。街坊们笑称这是“鸡蛋糕策名委质”,你别说,这土办法反而让五个徒弟坚持学了三年没跑路。有时候啊,仪式感这东西不在乎形式多隆重,关键是有没有真心实意的承诺在里头。

策名委质的造句

  1. 造句 主公定长沙之时,某家花甲老卒,一勇之夫而已,复策名委质,所图何来?不过是为自己名字在史书上找个书写处而已。
  2. 造句 及逢时遇主,策名委质,荷生成之恩,蒙国士之遇,俱縻好爵,各著勋庸。
  3. 造句 将军运动微之鉴,折从衡之辩,策名委质,自托宗盟,此将军妙算远图,发于衷诚者也。
  4. 造句 策名委质本为国,岂但空取黄金印。
  5. 造句 “古之君子,策名委质(即“出仕为官”),翼翼小心。

"策名委质"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