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ǎn
  • chéng
  • máo
  • yǐ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uǎn chéng máo yǐng

成语解释:管城、毛颖均为笔的代称。

成语出处:《宣和画谱·墨竹》:“平居之时无所嗜好,独左右图书与管城毛颖相周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毛笔

繁体字形:管城毛穎

英文翻译:Guan chengmaoying

管城毛颖的意思

管:1.管子:钢管。竹管。水管。气管儿。2.吹奏的乐器:黑管。管弦乐。3.形状像管的电器件:电子管。晶体管。4.用于细长圆筒形的东西:一管毛笔。两管牙膏。5.姓。6.管理;看管:管账。管图书。谁管仓库?。她能同时管十台机器。7.管辖:这个省管着几十个县。8.管教:管孩子。9.担任(工作):我管宣传,你管文体。10.过问:管闲事。这事我们不能不管。11.保证;负责供给:管保。不好管换。管吃管住。12.作用跟“把”相近,专跟“叫”配合:他长得又矮又胖,大家都管他叫小胖子。13.作用跟“向”相近:管他借钱。管我要东西。14.不管;无论:管他是谁,该批评就得批评。15.关涉;牵涉:他不愿来,管我什么事?

城:1.城墙:城外。万里长城。2.城墙以内的地方:城区。东城。3.城市(跟“乡”相对):山城。进城。满城风雨。连下数城。城乡物资交流。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颖:1.稻、麦等禾谷子实带芒的外壳。2.锥子杆儿前端固定针的金属环。也指某些小而细长东西的尖端:脱颖而出。短颖羊毫。3.聪明:颖悟。

成语评论

管城毛颖”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别急,咱们先拆开看。管城是毛笔的雅称,毛颖代指毛笔尖,合起来说的就是文人手中的笔杆子。比如有人写文章一气呵成,可以说:“老张这篇报告真是管城毛颖,半盏茶的功夫就理清了全年数据。”

你可能要问:这和普通毛笔有什么区别?其实这个成语藏着古人给工具的“人性化彩蛋”。就像现代人给手机起爱称,唐代文人韩愈在《毛颖传》里把毛笔写成退休官员,说它“尽心二十载,今老秃退闲”,这种拟人手法让冷冰冰的书写工具突然有了温度。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公司新来的实习生通宵改方案,第二天顶着黑眼圈交稿。主管要是打趣:“小王的管城毛颖昨儿怕是磨秃了吧?”既肯定了努力,又化解了尴尬。这种表达比直接说“辛苦了”更有画面感,还透着传统文化的趣味。

我发现现代人用键盘多了,握毛笔的机会少了,但这成语的生命力反而在延伸。就像朋友间开玩笑:“你这键盘敲得噼里啪啦,新时代的管城毛颖啊!”把古语活用进数码时代,既传承文化又不显迂腐。工具在变,但文字工作者那份“铁杵磨成针”的劲头始终未变。

有个历史细节很有意思:明代书商刻书时,会在版权页印“管城毛颖新刊”代替“版权所有”。这种文绉绉的防伪声明,放在今天约等于视频博主在片尾说“本片由某品牌钢笔赞助”。古今创作者的智慧,隔着时空来了个击掌。

最后留个思考:当我们用语音输入法口述文案,用AI生成初稿,这些算不算数字时代的“管城毛颖”?或许工具形态终会迭代,但人类通过文字传递思想的本能,就像毛笔尖吸饱墨汁那般自然流淌,从未改变。

"管城毛颖"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