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ěn zhuāng yù zhuó
成语解释:白粉装饰的,白玉雕成的。形容女子妆饰的漂亮或小孩长得白净。也用来形容雪景。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装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中斗他玩耍一回;”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补语、定语;用于白色景观
繁体字形:粉裝玉琢
英文翻译:silvery white
粉:1.粉末:面粉。藕粉。花粉。把绿豆磨成粉。2.特指化妆用的粉末:香粉。涂脂抹粉。3.用淀粉制成的食品:凉粉。粉皮。4.特指粉条或粉丝:绿豆粉。菠菜炒粉。5.变成粉末:粉碎。粉身碎骨。石灰放得太久,已经粉了。6.粉刷:墙刚粉过。7.带着白粉的;白色的:粉蝶。粉连纸。8.粉红:粉色。粉牡丹。这块绸子是粉的。
装:1.修饰;打扮;化装:装饰。装点。他装老头儿。2.服装:新装。冬装。军装。中山装。3.行装:轻装。整装待发。4.演员化装时穿戴涂抹的东西:卸装。5.假装:装模作样。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6.姓。7.把东西放进器物内;把物品放在运输工具上:装箱。装车。8.装配;安装:装订。装电灯。机器已经装好了。
玉:1.矿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岩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2.比喻洁白美丽:亭亭玉立。3.敬辞。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玉体。玉成。
琢:[zhuó]雕刻玉器:精雕细琢。[zuó]〔琢磨〕思索;考虑:这句话值得琢琢。磨(mo)。
提到"粉装玉琢",很多人会疑惑:这个成语到底在形容什么?其实它常用来比喻精心修饰的人或事物。就像玉器经过打磨后光泽温润,白瓷经过雕琢后质地通透,这个成语传递着经过细致加工后的精致美感。
这个成语能用在哪些场景?初雪后的故宫就是个活例子。红墙黄瓦间,白雪如同撒落的玉屑,屋檐下的冰棱像水晶帘幕。游客们常说:"这粉装玉琢的雪景,把六百年历史都装点出新意了。"这样的描述既保留了古建筑的历史感,又突显了自然装饰的巧夺天工。
现代生活中如何运用?婚礼策划师小刘有个妙用:"新娘捧花要粉装玉琢才出彩,主花选白芍药,配珠光缎带,再点缀碎钻。"这种搭配思路将自然花卉与人工装饰完美融合,既不过分华丽,又保留清新气质,正好诠释了成语的精髓——天然与雕饰的平衡。
和白璧微瑕有什么区别?很多人容易混淆这两个成语。其实"粉装玉琢"侧重外在修饰带来的精致感,好比博物馆里陈列的清代鼻烟壶;而"白璧微瑕"更强调近乎完美中的小缺憾,就像宋代官窑瓷器上那抹自然的冰裂纹。前者是人工作美的成果,后者是天然瑕疵带来的独特美。
有个有趣现象:这个成语在当代使用频率逐渐降低,反倒是一些汉服爱好者让它焕发新生。他们在妆造视频里常用"今天的发簪真是粉装玉琢"形容手工缠花的精美,这种古语新用的方式让传统文化有了更生动的载体。
语言学者王教授提醒我们:"粉装玉琢这类成语就像活化石,用好了能为文字增色,但要注意语境。"比如形容科技产品就不太合适,但用在传统手工艺品、园林景观或特定人物描写时,确实能唤醒人们对精致美学的感知。下次遇到值得细品的精巧事物时,不妨试试这个自带文雅气质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