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ěng
  • yín
  • p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ù gěng yín píng

成语解释:素绠:系在吊桶上的绳索;银瓶:装水用具。指井上汲水用具

成语出处:宋·陆游《寄仗锡平老借用其听琴诗韵》:“寒泉不食人暍死,素绠银瓶我心恻。”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素绠銀缾

英文翻译:Plain pipe silver bottle

素绠银瓶的意思

素:1.白色;本色:素服。2.蔬菜类食品。与“荤”相对:素菜。素食。3.本来的;原始的:素质。素材。4.质朴;不华丽:朴素。素净。5.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要素。因素。元素。6.副词。一向;向来;从来:素不相识。素有交往。7.古称洁白的生绢:尺素。

绠:汲水用的绳子。

银:1.金属元素,符号Ag(argentum)。白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强,导电、导热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用途很广。通称银子或白银。2.跟货币有关的:银行。银根。3.像银子的颜色:银灰。红地银字的匾。4.姓。

瓶:瓶子;瓶儿:油瓶。药瓶儿。

成语评论

素绠银瓶”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别急,咱们先拆开看。字面上,“素绠”是没染色的绳子,“银瓶”是银制的容器,乍一看平平无奇,但它其实在比喻“看似普通却暗藏珍贵的事物”。比如有人家里摆着个老旧的铜壶,平时装酱油用,结果某天发现是清代古董——这不就是“素绠银瓶”的活例子吗?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用更直白的词,非要拐弯抹角说绳子瓶子?其实这正是成语的妙处。就像现代人用“开盲盒”形容惊喜,古人用生活物件打比方,反而让抽象概念更鲜活。比如我们可以造个例句:“老王总穿得灰扑扑的,没想到他书房里藏着这么多绝版书,真是素绠银瓶啊!”

再往深想,这个成语是否在教我们别以貌取人?我曾在胡同里见过一位修表师傅,摊子破旧,工具生锈,但他能把停摆几十年的怀表修得滴答作响。这种“外糙里秀”的现象,不正是对“素绠银瓶”的现代诠释吗?有时候,价值就藏在最不起眼的细节里。

有人可能会反驳:现在都看包装讲效率,谁还关注内在?但你看那些网红奶茶店,装修得花里胡哨,味道却不如巷口老阿姨的糖水铺。这让我想到,与其追求表面的光鲜,不如像“素绠银瓶”里说的,学会在平凡中发现真章。就像朋友送的手工陶瓷杯,釉色不均匀,但握在掌心的温度,比流水线产品暖得多。

说到底,这个成语像面镜子,照出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下次见到旧书店泛黄的书页、老人布满老茧的双手,或许可以多停留三秒。毕竟生活中很多美好,都需要掀开那层“素绠”,才能触碰到“银瓶”的质地。就像吃芝麻烧饼,第一口觉得干硬,嚼着嚼着,麦香就漫出来了。

"素绠银瓶"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