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āng
  • zhā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āng jǔ mù zhāng

成语解释:纲;鱼网上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条理分明。

成语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用民》:“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汉 郑玄《序》:“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主语、补语、分句;比喻条理清楚

繁体字形:綱舉目張

英文翻译:once the headrope of a fishing net is pulled out , all its meshes open

纲举目张的意思

纲:1.提网的总绳。比喻事物的最主要部分:提纲挈(qiè)领。纲举目张。2.古指大批运输货物的组织:花石纲。3.生物分类系统所用等级之一。在门之下,目之上:鸟纲。哺乳纲。

举:1.往上托;往上伸:举重。举手。高举着红旗。2.举动:义举。壮举。一举一动。一举两得。3.兴起;起:举义。举兵。举火。4.生(孩子):举一男。5.推选;选举:推举。举代表。公举他做学习组长。6.举人的简称:中举。武举。7.提出:列举。举一反三。举个例子。8.全:举座(所有在座的人)。举国。举世。9.姓。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张:1.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的东西放开:张嘴。张翅膀儿。张弓射箭。一张一弛。2.陈设;铺排:张灯结彩。大张筵席。3.扩大;夸张:虚张声势。4.看;望:东张西望。5.商店开业:新张。开张。6.a)用于纸、皮子等:一张纸。两张画。十张皮子。三张铁板。b)用于床、桌子等:一张床。四张桌子。七张犁。c)用于嘴、脸:两张嘴。一张脸。d)用于弓:一张弓。7.二十八宿之一。8.姓。

成语评论

纲举目张”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提起渔网的总绳(纲),网眼(目)就会自然张开。但它在生活中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小张刚升职为团队主管,发现项目进度总卡在细节上。他果断调整策略,先梳理出核心目标,再拆分任务给组员。结果大家效率翻倍,问题迎刃而解——这就是典型的“纲举目张”。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抓重点”有什么区别?其实,这个成语更强调“系统性”。比如整理衣柜时,与其一件件叠衣服(陷入细节),不如先按季节分类(定纲),再按颜色或款式收纳(目张),整个流程立刻清晰。

工作中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吗?上周公司要办年会,小李负责场地布置。起初他纠结于桌花配色,后来突然想到:“总纲是创造温馨氛围啊!”于是改用暖光搭配简单绿植,既省预算又出效果。这说明,找到“纲”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激发创造力。

为什么有些人总在琐事里打转?可能因为没分清“纲”和“目”。就像写论文时,有人先花两周改标题格式,最后发现论点跑偏。个人体会是:不妨每天早晨花10分钟画思维导图,标红最重要的三个节点,这一天的工作就有了指南针。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能用在人际交往中。比如想改善家庭关系,与其纠结某次争吵的对错(目),不如先建立定期沟通的机制(纲)。当每周固定有半小时茶话时间,很多矛盾自然会在轻松氛围里化解。

下次面对复杂任务时,试试先问自己:“这件事的‘总绳’在哪里?”找到它,就像在迷宫里拿到地图。你会发现,原先纠缠不清的细节,突然都有了该去的位置。

纲举目张的造句

  1. 造句 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
  2. 造句 纲举目张才能发现纷繁的现象和规律。
  3. 造句 不少工厂采用先进技术,促进了产品的纲举目张。
  4. 造句 领导纲举目张的一番讲话使员工听得心服口服。
  5. 造句 抓住主要环节,就能纲举目张。
  6. 造句 纲举目张治矿有方,疏而不漏有章可鉴,纪律严明要求高标,紧抓安全刷新产量,年终红包人人有奖。祝福矿长身体健康,春节愉快事业飙前。
  7. 造句 纲举目张,找到了宇宙规律的根本,人们就可直指事物的本质,把握人类的命运。
  8. 造句 这家公司的规画纲举目张,条理清楚,可以放心和他们合作。
  9. 造句 在辨病的前提下进一步辨证,则具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意义。
  10. 造句 研究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内涵、原因和途径,具有纲举目张的效用。